洛陽城內外的暗流湧動,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紅日西斜,天色漸晚,馬謖無聊的趴在牆頭,思緒翻騰。

他並不知道李肅已經和呂布聯絡上,卻也隱約猜到丁原可能快要死了。

值此危難之際,除了幕後推動者袁家,沒有人能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

其實一開始馬謖曾有過挽救漢室的想法,但在切身感受過袁家在大漢的能量之後,他一度息了這個心思。

在四世三公的袁家面前,在意圖顛覆大漢帝國的袁紹面前,一切都是徒勞。

袁紹出身於東漢最顯赫的家族你“汝南袁氏”,自袁紹高祖父臣袁安起,四代之內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紹本是庶出,母親僅是個婢女,在家中地位低下,後過繼於伯父袁成(袁成早死),搖身一變成了嫡長子。

袁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父親袁逢、叔父袁隗喜愛。憑藉世資,年少為郎,不到二十歲已出任濮陽縣令,有清正能幹的名聲。不久後,母親病故服喪,接著又補服父喪,前後共六年,又博取了至孝的好名聲。之後,因為朝廷已經烏煙瘴氣,袁紹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洛陽。雖是隱居,其實袁紹並沒有消停,一直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

黃巾之亂後,何進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何顒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同時受到提拔的黨人有二十多人,他們都成了何進的心腹,同時也是袁紹的黨羽。

再加上天下各地官員,出自袁氏門生故吏者眾多,袁紹便以此來左右天下輿論大勢。

當時蹇碩見何進重用黨人,非常的不安,與中常侍趙忠等人說:“大將軍兄弟執政專權,與天下黨人想消滅我們這些人,只因為我統領禁兵,暫時不決,我們應當共同把上閣關閉,急捕殺之。“但中常侍郭勝與何進同郡人,何太后得到靈帝寵幸,郭勝是出過力的。所以郭勝親信何氏,於是與趙忠等商議,不依蹇碩的計策,並且把蹇碩的信交給了何進,出賣了蹇碩。何進使黃門令逮捕蹇碩,將其斬殺,自己統率其駐兵。

蹇碩死後,袁紹又勸說何進繼續出手,除盡閹黨,以名垂後世。

兩次黨錮之禍後,宦官和士大夫已經成了世仇,就連袁家這樣的貴族也對宦官頗有顧及,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但是與袁紹不同的是,少帝登基之後,何家與宦官的關係已經從最初的相互利用,變成了主僕關係,何家是主,宦官是僕。何進本人並不想誅殺宦官,何太后對此也持反對意見,但架不住士人群情激憤。

何進被袁紹等士人架在高處,退也不是,殺也不是,只好將此事報告何太后。何太后當然不同意,如當初的竇武一樣,何進也就不敢違背太后旨意。事後又想“或者只殺幾個罪惡昭彰的,以平民憤算了。”

但袁紹那肯罷休?見何進動搖,又對他說:“宦官親近至尊,傳達詔令,如果不一網打盡,必將貽患無窮。況且如今計劃已經外露,將軍為何不早下決斷?事久生變,下手晚了會遭禍殃的。”

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與何進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賄賂,因此從中多方阻撓,如此一來何進更加優柔寡斷,遲遲不決。

袁紹看見這種情況,心裡十分焦灼,再一次獻策:“調集四方猛將豪傑,領兵赴京,對太后進行兵諫。“

其實殺幾個宦官何至於要兵諫,但何進不愧是個殺豬的,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可以把自己從漩渦中摘出來,於是下令召幷州刺史丁原和河東太守董卓帶領軍隊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騎都尉鮑信回家鄉募兵,以清君側之名招聚四方兵馬。

訊息傳開,京師震動,何太后感到事態嚴重,匆匆把十常侍、小黃門等宦官放回家。宦官們慌了,惶惶然若喪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進恕罪。袁紹在旁再三勸何進乘此機會殺掉他們,但何進可能覺得卸了權的宦官不足為患,還是把他們放走了。

袁紹很不甘心,寫信通知各州郡,詐稱是何進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親屬入獄查辦。

經過袁紹的不斷拱火和挑撥離間,宦官們徹底走投無路了,只能奮起反抗,與何進一決生死。

宦官張讓的兒媳婦是何太后的妹妹,張讓向兒媳叩頭說“老臣累世受恩,現在要遠離宮殿,戀戀難捨,請再後一次進宮看望太后、皇上,死也無遺憾了。”於是經過說清,這些宦官們很快又進了宮。

在張讓的指揮下,帶領常侍段珪,畢嵐等幾十人,拿著兵器悄悄地埋伏宮中。假傳太后旨意召喚何進入宮,將何進殺了。

何進一死,袁紹立刻領兵殺入皇宮,虎賁中郎將袁術也率軍攻打宮城,焚燒青瑣門。宮中大亂,張讓等人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倉皇外逃。

袁紹與叔父袁隗佯稱奉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然後列兵朱雀闕下,捕殺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宦官趙忠等人,又下令關閉宮門,嚴禁出入,指揮士兵搜尋宮中的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死者二千餘人。

殺完了宦官,董卓進京了,天下自此徹底大亂,

董卓一進京師,收權收兵,幾乎沒有遭遇到像樣的阻攔。之前敢於率軍殺進皇宮,除盡宦官,且手握重兵的袁紹直接躺平,任由董卓胡作非為。只有耿直的大忠臣丁原帶著五千禁軍站了出來。

縱觀整個事件的過程,被袁紹人為推動的痕跡太過於明顯。

丁原最終必然是難逃一死,但他實際上並不是死在呂布手裡,也不是死在董卓手裡,而是死在了袁紹的算計裡。

如果說十常侍是狗,何進是豬;董卓是虎,丁原是狼,那袁紹就是一個獵人,他先是挑動豬狗相鬥,借狗之手殺了豬,然後親自上陣殺了狗,贏得全天下黨人士人一致好評,也為他後來開局天胡,坐擁無數人才奠定了基礎。

之後,袁紹隱藏於幕後,坐看虎狼相爭,坐看丁原被董卓殺死,坐看董卓把大漢天下給搞得烏煙瘴氣。

到了這個時候,就該袁紹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