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蜀滅吳之戰(封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個月下來,所得財富數不勝數,均被馬謖派兵馬運回長安。
一時間,全國各地風聲鶴唳,中原及蜀地各大世家也都膽戰心驚,唯恐馬謖收拾完江東世家,轉過頭來收拾他們。
於是,所有聞聽到這個訊息的世家大族,紛紛趕往長安覲見諸葛亮,或動用關係聯絡百官,試圖阻止馬謖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腦殘行為。
一時間,長安城中熱鬧非凡,迎來送往者如過江之鯽,不知凡幾。
最後,考慮到馬謖手握兵權,威望高企,極難撼動,眾世家代表一合計,乾脆一起進言,請劉禪封馬謖為公,把他調回長安養著,這樣大家就安全了。
一直讓馬謖領兵在外,實在是太嚇人了。
自從馬謖開始對江東世家動手這幾個月來,大家沒有一天睡過安穩覺,做夢夢到都是馬謖領著大兵氣勢洶洶破門而入,大聲宣佈“你被捕了,你的家產充公,你的妻妾子女也充公”的恐怖場面。
於是,各地奏摺如雪片般飛往長安皇宮,上面寫著“天下方定,不宜大動干戈”、“世家古來有之,焉能殺絕”、“世家無錯,錯的是這個時代”、“世家忠於漢室,忠於陛下,日月可鑑”等等託詞,請求劉禪收了神通,不要再把馬謖放出來禍害大家了。
政事由此日繁,劉禪也被搞的焦頭爛額,還覺得自己很冤枉。
雖然最終得利者是他,但他根本沒授意馬謖清洗世家啊。
諸葛亮之前雖然表態自己即將歸隱山林,但諸多事務壓身,根本沒有抽身時機,再加上這場突發事件太過猛烈,不得不繼續操勞下去。
相比世家大族們膽戰心驚到語無倫次,朝中文武百官的上書就非常統一,皆言馬謖有收魏吳之功,紛紛上表奏請劉禪封其為公,調回長安,頤養天年。
劉禪名為天子,分府之事也才剛開始了一年多,實際上大多事情仍不能自主,政軍兩事皆由諸葛亮一言而決。是以,這些奏摺雖然先到劉禪手上,但如果諸葛亮不同意,這個奏摺也很難生效。
於是劉禪宣召諸葛亮進宮,商議大事。
諸葛亮一進來廣明殿,劉禪就快步近前,遞過奏摺,小心翼翼問道:“相父,百官請封馬謖為公,請相父為朕一決?”
諸葛亮默默看罷奏摺,沉吟良久,方道:“馬謖前有強蜀、平羌、奪涼之功;後有間吳、平魏、伐吳之勳,此六功其中之一,便可列候封公,然而馬謖六功俱全,其如今卻只是大將軍。群臣此表,乃是借陛下之手試探老臣爾。今若不封馬謖為公,則賞罰不明,眾人明裡口中難服,暗地心中震恐;若只封為公,則又顯陛下薄待有功之臣。”
“依老臣看,莫不如封其為王。”
劉禪聞言大驚失色,額頭瞬間沁出豆大的顆粒:“相父欲封馬謖為王?”
封王可不是開玩笑的,王乃一國之君,倘若封馬謖為王,那豈不是要將剛剛一統的天下又給分出去?
諸葛亮點點頭:“我意,封馬謖為西域王,駐地涼州,兼管西羌百族與西域三十六國,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原來只是西域王......
那沒事了。
劉禪伸出小胖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長長鬆了一口氣,“就依相父之見。”
“來人,剋日赴吳召回大將軍,冊封為西域王!”
馬謖接到聖旨的時候,已是建興十四年的初春。吳地六郡已經一片百廢待興,一個世家都不剩了。
他滿意的看了看自己的傑作,率二十萬大軍迴轉長安,受封西域王,轄地為涼州、西羌百族(大部分地區尚未攻佔)、西域三十六國(不在蜀國控制之內),國都定於涼州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