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蜀滅吳之戰(兵分八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國的滅亡對於蜀漢來說是個巨大利好,但對周邊的東羌胡、南匈奴、中鮮卑、東鮮卑、三部烏桓,以及公孫淵等勢力來說也是同樣如此。
幷州被胡人一分為三,東羌胡佔據了黃河內彎的兩個郡,匈奴控制了幾字灣東北角的兩個郡,剩下五個郡全部歸了中鮮卑,也就是阿爾泰斯的鮮卑部落。
三部所控地盤較之以前都有所增加,
幽州十二郡也被東鮮卑和三部烏桓瓜分一空。
江南方面,陸遜在與孫權的拉鋸戰艱難取勝,終於全部佔據了武陵郡,摸到了長江南岸。
天下呈現出強秦對抗六國的局面。蜀漢像極了昔日的強秦,一家獨大;關東諸多勢力像是六國,各自佔據一洲半郡,實力一般,還一盤散沙。
鯨吞魏國主力後,蜀漢已經具備了全面開戰,多路出擊的本錢。
自鄴城之戰後,和平了二十八年的中原大地,重燃戰火。
太尉司馬懿被派往冀州,攻打田豫和滿寵;
夏侯霸被派往鄴城勸降夏侯玄;
趙雲被派往河東收降秦朗;
姜維被派往合肥收降諸葛誕;
郝昭五人被派往襄陽收降毌丘儉;
另有大批官員在一隊隊士兵的護衛下,奔赴兗、青、冀、徐、揚、豫六州,通告百姓,接管城池。
一時間,中原大地好不熱鬧。
最先傳來捷報的是河東。身為曹操義子的秦朗,在趙雲所部大軍開進河東的第一時間,便大開城門,率眾歸降。
曹魏都亡了,他這個曹家義子也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
五月,鄴城也傳來捷報,夏侯玄在夏侯霸大軍開到鄴城時,選擇開城投誠。
緊接著,合肥也傳來捷報,諸葛誕在沒有選擇抵抗蜀軍,而是將合肥的軍隊撇給姜維後,帶著親隨直奔長安。
六月,襄陽守將易主,郝昭成功接管城池和五萬魏軍。
唯有冀州司馬懿一路,遲遲沒有動靜。不過他倒是成功的將田豫、滿寵逼至常山一帶,動彈不得。
蜀漢所控地盤陡增六州,諸多事務如雪山崩塌一般,一下子壓在了蜀漢內外兩府肩上。
急需休養的諸葛亮不得不再次忙碌起來,用睿智的思維快速掌控中原及河北局勢。
轉眼一年過去,時間來到建興十二年夏天(234年)。
蜀漢經過一年多勵精圖治,已經徹底掌控了中原六州之地,加上之前所擁有的五個州,和名義上投靠的交州陸家,已經佔據了天下所有十六州的十二個半。
僅剩幷州、幽州、揚州和半個荊州尚未統一。
朝堂百官就先伐周邊五胡還是先伐東吳的問題,產生了巨大分歧。
原魏國官員大部分傾向於先伐並、幽二州的胡人,理由是蜀漢水軍不利,此時伐吳時機未到。
原蜀漢官員也傾向於先聯合陸遜進伐東吳,理由是長江天險已非吳國獨有,倘若八路大軍齊出。頃刻間就可以蕩平東吳,成就天下一統偉業。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激烈爭論,吵得不可開交。
值得一提的是,冀州方面,司馬懿仍在與田豫、滿寵二人僵持,偶爾相攻,互有勝負。看上去,這場戰事似乎還要打很久才會分出勝負。
隨著天下局勢越來越明朗,懦弱貪玩的劉禪也被人吹上了天,諸如“捨得放權”、“用人不疑”、“無為而治”、“德厚人賢”等不要錢的讚美幾乎把劉禪給淹沒了。
馬謖的威名已經逐漸被世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蜀漢新十大虎將,姜維、夏侯霸、秦朗、郝昭、趙廣、張休、黃襲、李盛、楊百萬、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