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全面敗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也正是因為麾下士兵瞬間跑光,使魏延沒有來得及做出更進一步的過份舉動。
這讓諸葛亮心下稍慰。
此前,為確保計劃能夠騙過司馬懿,不露任何破綻,諸葛亮一開始並沒有將實情告知魏延。所以魏延不遵將令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蜀漢急缺大將,上次把王平一擼到底後,諸葛亮因此嘆氣了很久;這次如果也把魏延一擼到底,那蜀漢真的就沒什麼大將了。
更何況,馬謖很久之前就曾特意提到過魏延的問題,說魏延孤傲主要是軍中地位太高所致,適當降職打壓一下,再委派到一個強勢些的主將麾下當副將,磨一磨性子,以後就會好用很多。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諸葛亮才最終決定不告訴魏延“假死”之事,籍此來敲打敲打他。
畢竟,玉不琢不成器,刀不磨不鋒利。
斟酌許久,諸葛亮轉過身來,嚴肅地看著魏延:“來人,魏延不遵軍令,擅權自專;拖下去,重打四十軍棍。另官降三級,降為副將,剋日到馬謖帳下聽用!”
魏延暗暗鬆了口氣,連忙拱手謝恩,任由士兵們將他拖下去暴打。
剛才,他一度認為諸葛亮會處死他,沒想到處罰這麼輕。
丞相心裡還是有我的……魏延一邊捱打,一邊如是想著。
諸葛亮很清楚,這件事往大了說,是奪權;往小了說,是私人恩怨,根本牽涉不到造反與否的問題。
位於隴山大營的馬謖自然也清楚這一點,原時空裡魏延結局會那麼慘,全是楊儀借爭權之事公報私仇。楊儀也最終因為擅殺大將,最終被劉禪處死。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三敗俱傷的結果。楊儀沒贏,魏延也沒贏,蜀漢損失了兩個人才。
馬謖剛來這個時代時,也曾深恨楊儀背後搞小動作,鄙視王平固執如牛,不屑魏延傲氣沖天,想著有朝一日自己掌了權,非把這三個傢伙狠狠收拾一番不可。
但是真正坐到諸葛亮之下第一人的位子上後。暮然回首,馬謖忽然覺得,以前那些耿耿於懷的恩怨,其實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尤其是上次收拾完王平之後,他並未獲得預期中的快感,反而有些空虛,寂寞.....
就像韓信功成名就之後,對待曾經給他胯下之辱的人,不但一笑了之,還給其封了個官。
是韓信不能報仇嗎?當然不是!
一個強者踩死螞蟻,能獲得的快感太少了,反而會因此把鞋子弄髒。
久攻蕭關不下,馬謖轉而又回到了渭水南岸的蜀軍大營,打算和諸葛亮一起圍毆司馬懿,迫使他放棄蕭關,退往長安。
然後,再一點點兒把司馬懿徹底趕出關中地區。
回到蜀軍大營以後,馬謖立刻派遣了百十個眼頭靈活的斥候,沿著魏軍大營和渭水兩岸來回探視,察看魏軍的動靜。
很快,斥候來報:魏軍營中的秩序遠不如之前齊整,士卒無精打采,士氣低迷,開始出現混亂的前兆。
馬謖“丞相,漕運糧道已斷,看來這一次魏軍堅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