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江東還有長江天塹,和周瑜打造出的水軍優勢,其他諸侯很難打過來,強如曹操最終也折載於大江之上,由此可見孫權開局優勢之大。

不過,雖然坐擁天胡開局,但曹操和劉備的個人能力都要強於孫權,所以他們最終的成就也都不低於孫權。

在馬謖看來,孫權是那種整天躲在防禦塔後面,還不時叫打野來幫忙的王者選手。一旦繞過防禦塔或把他的打野引開,那就可以往死裡捶了。

如果說孫權依仗的防禦塔就是長江天塹,目前能幫到他的打野是魏國或陸遜的話,那麼,現在這兩樣助力都沒了。

魏國被諸葛亮和柯比能牽制住了,根本顧不上東吳,至於陸遜,被孫權自己給暫時廢了。

一招離間計,不但令陸遜被孫權猜忌,還讓後者和東吳士族之間出現了裂痕。

東吳是三國里門閥參政最嚴重的國家,幾乎所有的豪門士族都不願意北伐曹魏。對於他們來說,統一天下實在是太難了,而且北伐的話,需要出人出力的都是他們,完全得不償失。

相比之下,還是堅守東吳基業來的愜意自在。

最重要的是就算曹魏最終打進江東,他們仍然還有底牌,屆時曹魏想要安穩治理江東,也需要江東的豪門士族支援。

從一開始,江東士族的目標和孫權就不一致,孫權一開始還是想有所做為的,任內發動了多次合肥之戰,試圖爭雄天下,但這些在防禦戰中戰無不勝計程車兵,一出東吳的地盤就蔫了。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呂蒙和陸遜,呂蒙和陸遜在偷襲關羽,奪取荊州時的表現完美到韓信看了都慚愧,打的武聖關羽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陸遜,夷陵之戰擊敗劉備時的操作時穩如老狗,石亭之戰時計賺曹休時是運籌帷幄。但這兩人卻都不主張北伐。

為何諸葛亮和周瑜北伐時(周瑜強勢奪取南郡),都可以把魏軍壓著打,而呂蒙陸遜就不行?

要說呂蒙陸遜軍事能力不如前兩位,那根本說不通,從呂蒙陸遜分別與關羽、劉備、曹休的交手過程來看,他們的軍事能力非常強,幾乎都是以上帝視角在碾壓對手,但這兩人終其生,都不曾踏出東吳地界一步。

歸根結底,只能說呂蒙和陸遜就從沒想過北伐,這也是後者所代表的江東世家大族的態度,陸遜自然要為家族利益考量。

不管是在這個時代還是後世,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東吳軍隊陸戰能力不行。

實際上並非如此。

縱觀東吳歷次大型戰爭,周瑜奪南郡之戰、夷陵之戰、石亭之戰都是在陸地上展開的,只有赤壁之戰是水戰。

所以,東吳軍隊陸戰能力差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雖然相比於魏軍和蜀軍,吳軍更加擅長水戰而不是陸戰,但並不代表吳軍在陸地上就是一群菜雞。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東吳世家們根本不想北伐,所以他們一出江東地界,就做出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態度,敗給孫權看,傳遞給孫權一個“東吳沒有北伐能力,只能自保”的假象,進而讓後者死了北伐這個念頭。

這也是馬謖能夠彈指拿下交州的原因之一。

對於世家來說,誰當他們的主公根本不重要,只要他們家族的地位保持不變,那就沒事了。

想到這裡,馬謖忽然悟了。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他起身來到內室,打算問一問陸萌。

陸萌正坐在梳妝檯前,對著銅鏡孤影自盼,怔怔出神。

聽到身後的動靜,過了片刻,陸萌才默默地轉過身來,用一種哀痛的語氣對馬謖說:“夫君,妾身的二哥真的是自殺麼。”

馬謖一楞,心下暗付:莫非走漏了風聲?

會是誰走漏的呢?

嘴上卻說:“夫人,這事不都過去了嗎,你怎會突然有此一問?”

說著,便伸手去摟陸萌,打算用一場熱烈的鼓掌消彌她的疑惑,分散她的注意力。

陸萌沒有拒絕這個親暱的動作,像個木頭人似的被搬運到床榻上,全程面無表情,一雙黑漆漆的眼珠直勾勾地望著紗帳的頂上。

馬謖只好起開,來到案几前,盤膝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