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馬謖並不想使用火攻的,因為吳軍這些郡兵大多數都是交州本地人,手段更溫和一些,更便於拿下城池後收買人心。

更何況,在戰爭中使用火攻這樣的殺傷手段,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終究還是過於殘忍了一些。

但是,兩夥土匪的家底實在是太窮了。

不光是馬匹、鎧甲、弓箭這些裝備一樣都沒有,就連刀劍之類的兵器,也才堪堪500件左右,平均兩個人一件。而且,這些兵器還都是達不到軍隊規格的殘次品。

這樣的裝備,根本無法與有馬匹、鎧甲、精良制式武器的吳國正規軍正面碰撞。

所以只能用火攻了。

好在,這次吳軍來的人不多,只有五百來人。

很快,陸胤帶著五百士兵一頭衝進了邳谷,走不多遠,他抬頭看了看周圍狹窄的地形,側耳凝神,發現四下竟是安靜到出奇,連鳥叫聲都沒有,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湧出一股子不詳的預感。

“退兵,快快退兵!”

陸胤幾乎已經可以斷定,自己中了埋伏。

土匪會用計謀,這誰能想到?

這邊陸胤的命令剛下,兩側山坡頂上就呼啦啦探出來數百個身形。

“放火!”

幾乎就在一瞬間,邳谷的兩側出口就被一個個燃燒的大火球所堵住,同時還有一捆捆被點燃的易燃物順著山坡滾落下來。

震驚的吳兵只能聚攏在一起、龜縮在邳谷正中央、和拐角等幾個孤立的位置,拿兵器叉開火球,躲避著大火吞噬。

但這些舉動徒勞無功。

當一個密閉的區域裡出現大火的時候,無處不在的濃煙才是最致命的殺器。

因為“土匪”們沒有弓箭、巨石等其他輔助進攻手段,大火燃起的時候,吳軍暫時並沒有傷亡。

但在大火逼近之下,他們也只是苟延殘喘。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地瓦解吳軍的鬥志,掃清吳軍在榆林郡的殘餘防禦力量了。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必須要制服或者制死陸胤,讓榆林郡的軍政體系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

眼看火勢越來越大,馬謖抬手止住部眾朝山谷裡投擲易燃物的動作,對楊百萬揮了揮手。

楊百萬將一個喇叭狀的木質擴音器對在嘴邊,朝下面大聲喊道:“陸胤,你若肯自裁於當場,我便放下繩索,饒你麾下士兵不死!”

此言一出,被困在谷裡的五百吳兵瞬間譁然,紛紛看向陸胤,目光中閃爍這莫名的意味。

看得出來,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士兵的贊成。就像陸胤自己感覺到的那樣,在這種極端情況下,禮儀道德、軍法軍規統統沒做任何約束力,士兵們對他這個太守的生死也毫不關心,他們關心的只有自己的生命。

面對一雙雙渴望活下去的目光,陸胤知道自己沒有多少選擇,在體面自裁和被士兵們一擁而上砍成碎塊之間,他選擇了體面。

陸胤仰天長嘆一聲,默然舉起佩劍,放在自己頸間,留戀又決然的切了下去。

臨死前,他看見沒有被火侵襲到的地方,垂下來一根根繩索,吳兵們紛紛丟下兵器,攀巖而上……

一個時辰後,失去了助燃物的大火緩緩熄滅。

最終,有四百吳兵在這場大火中存活下來,其餘都葬身火海。

散落一地的兵器被匪軍收集了起來,四百個吳軍俘虜也被扒了個半光,反綁住手臂,分散關押在幾個牛棚裡。

馬謖令麾下匪徒們換上吳軍服飾,目光從四大部將臉上一一掃過。

“此次奪城,不許失敗,只許成功,何人願領軍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