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倒不至於。”諸葛亮笑眯眯看著馬謖:“但王平也很難取得陸遜信任,很難獲得東吳重用,更不可能獨掌管一軍。倘若幼常只是想讓他傳遞一些有價值的情報,那還是可行的。”

事已至此,無可挽回,馬謖索性收起擔憂,轉而說道:“丞相,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季漢面臨的形勢很嚴峻啊。”

諸葛亮微微頜首,沒有說話。

確實,蜀漢在兩年半之前拿下隴南地區的武都、陰平二郡後,最近又新得隴右五郡,將整個隴右七郡全部納入掌控

再加上之前拿下的西羌四部(約相當於四個郡的地盤和體量和涼州八郡,各種事務忽然激增一倍,多到嚇死人。

光是將下轄所有地盤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安排官員上任,理順各地情況,就把諸葛亮忙得神魂顛倒。

之前,諸葛亮已將南中七郡從益州劃分了出去,設為雲州;這段時間,又將隴右七郡和四部東羌約十一個郡,合併在一處,設為秦州;涼州八郡保持不變,還為涼州。

如此,季漢的地盤從建興元年(223年諸葛亮接手時的一州,共計十三個郡,演變到現在四州,共計四十二個郡,地盤整整擴大到四倍。

至於當前的人口總數,暫時還沒有統計出來,不過諸葛亮心裡是有約數的,且與馬謖所提供的約數相當。

季漢人口目前約在350萬左右,另有兵馬二十八萬餘。

雖說四個州加起來才堪堪三百多萬人口,遠比不上劉焉父子掌控蜀地時的五百萬人口,但諸葛亮已經非常滿意了。

而季漢這一路快速崛起的開始,都是因為在街亭提拔了馬謖。

與季漢相比,曹魏目前擁有並、幽、冀、青、徐、豫、兗、雍八州,另外還佔據著揚州和荊州北部地區,下轄七十四個郡,人口約在六百萬左右,另有兵馬四五十萬。

而孫吳則擁有三州,三十二個郡,人口約在三百萬左右,另有兵馬二十萬。

天下十五州,魏有其八、蜀有其四、吳有其三。

如此,三國國力對比呈現為:曹魏人口600萬>季漢人口350萬>孫吳300萬;

兵力:曹魏50萬>季漢28萬&gt:孫吳20萬。

三國之中,魏國仍是最強;季漢逆勢上揚,從老末進階到第二,孫吳墊底。

季漢和孫吳目前的整體實力相加,已經超過了曹魏。倘若蜀吳聯盟不崩,曹魏早晚必被兩家蠶食而滅。

或者說,曹魏最終會被三家蠶食而亡,因為北方還有的大漠雄主柯比能。柯比能麾下坐擁十萬騎兵,對魏國北部虎視眈眈。

擱在四年前,曹魏是不怕柯比能的。因為當時魏國常備精銳騎兵就有五萬,另外還有五萬騎兵預備役。只要有需要,魏國就能夠瞬間組建出十萬騎兵。但是現在,魏國的精銳騎兵已在對蜀漢作戰中幾乎損失殆盡,新組建的騎兵數量不多,戰鬥力也一般。如此,柯比能的騎兵優勢就凸現了出來。

以目前的局面論之,只要蜀漢不做大死,不再被東吳背刺,這堅實的基本盤足夠劉禪安穩的當皇帝當到死。

所以,儘管每天操勞國事的時間越來越長,身體每況愈下,但諸葛亮的精神層面是昂揚向上、矍鑠開朗的,再無九年前接掌蜀漢時的頹勢和焦慮。

最近,諸葛亮也逐漸意識到事必躬親的危害,正在嘗試一點點放權給屬下們。

在民生政務方面,之前,諸葛亮已經將蔣琬安排為涼州刺史;劃分出秦州後(即隴右七郡加四部羌人,將吳懿提拔為秦州刺史;楊儀總督漢中,費禕在丞相府指導下監管益州諸事,董允去了雲州(即南中七郡

軍事方面,諸葛亮目前心儀的接班人有兩個,第一順位是馬謖、第二是姜維。

至於趙雲,陳到、魏延、鄧芝、向寵、宗預、胡濟,李恢,張翼,馬忠,馬岱,張表、閻宇,霍戈,廖化包括目前在東吳臥底的王平等將,都是將才而非帥才。

這些將才裡甚至還不包括馬謖麾下的四大部將,以及留守在涼州收降的費曜、戴凌、麴義,麴布等人。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就連諸葛亮自己都認為蜀漢人才凋零,可堪大任者不多。然而等到他決心放一些權的時候,忽然發現,實際情況其實並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