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陸遜匹夫,汝可識得此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
但王平並沒有高興太久,諸葛亮很快宣佈了對他的處罰:念累有功勳,往罪不究,削職為民,永不錄用。
當這一板子終於落下來的時候,王平心裡並沒有多少波瀾。
他之前對馬謖所做的事,足以夠得上殺頭乃至殺全家。但馬謖不以為惡,反而以德報怨,甚至還從鬼門關口把他給救了回來。
這令王平對馬謖的印象大為改觀,從以前看不順眼、頗有怨念,變成如今的心悅誠服、感激涕零。
轉眼七八天過去,王平身上的傷勢慢慢恢復,而他也早在被赦免當天就出獄回到家中。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隨即擺到了他的面前。
以後該怎麼辦?
他已經不可能再出仕於蜀漢了,整個蜀國再也沒有他的容身之處,而他又不會,更不屑於種地。
如此,除了遠走他鄉,別無他途。
但是去哪裡呢?
魏國路途遙遠,難以到達,且還曾經是他的舊主,自從當年棄魏投漢以後,重新投魏這條路也就斷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孟達,坑完舊主還能被舊主再次接納。
更何況,現在他對馬謖已經沒有仇恨,只有感恩;諸葛亮丞相也待他不薄,他斷然不可能做出投奔蜀漢敵對國的事。
不能投魏,那就只有投奔東吳了。
投東吳有兩點好處,一是沒有與蜀漢為敵;二是路途近,出行方便,順江而下就到了。
最關鍵的是,吳國急缺陸軍將領和騎兵將領,如果他趁這個機會前往投奔的話,應該能獲得吳主孫權的重用。
不過在投奔東吳之前,還有兩件事要做,一是去馬府感謝馬謖再次相救之恩――被赦免當天,趙廣悄悄告訴他,這次能被赦免,全賴馬謖之功,
二是,思考一下自己為何會淪落到這步田地,或者說弄清楚馬謖為什麼要一邊搞他,一邊又暗中救他。
從漢中被抓捕開始,王平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可惜一直被關押在大牢裡,獲取的資訊很片面,無法通盤推敲出緣由。
現在他自由了,整件事情的大致脈絡也差不多也已經知曉,所以就更應該把這個問題給弄清楚。
否則心何以安?!
就這樣灰溜溜的投奔吳國,會在心裡留下一輩子都抹不去的陰影。
因為他已經不年輕了,為蜀漢付出了青春和大量心血,最終卻是一無所有,這讓王平無論如何也不甘心。最少最少,他要弄清楚馬謖這麼做到底是為什麼?
不過,王平也知道,憑自己的腦瓜子,是不可能想清楚其中玄機的。
於是,他決定去拜訪一下馬謖,把事情問清楚。至於馬謖會不會說,那是另一個問題。
但是他必須得問!
正想著,家僕從外面匆匆跑進來稟道:“家主,馬謖將軍在後門求見。”
“馬謖?!”
王平眉毛一挑,暗道一句“說馬謖,馬謖就到”,立即正色道:“快快有請!”
“就近請到後院!”
家僕領命而去。
王平忐忑不安的在後院裡等了一會,及看到一身白衣的馬謖翩翩行到跟前,連忙拱手行禮。
“草民王平,見過將軍。”
馬謖瞥了他一眼,轉而打量起後院:“別這麼叫,如今我已經不是將軍了。”
王平連忙改口:“見過君侯。”
馬謖“嗯”了一聲,很隨意的說:“子均啊,你可知我為何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