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神色凝重,擺了擺手:“秦嶺雖險,卻非絕地,陳倉道北段山勢平緩,不難翻越。馬謖此舉或可得小勝,卻難撼魏軍根基。”

那也不能就此放棄馬謖將軍和五千士兵啊……姜維拱手道:“丞相,末將不才,願即刻率兵北上,與馬將軍共同夾擊曹真。”

“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諸葛亮點了點頭,轉頭目視楊儀:“速速傳令三軍,即刻修復陳倉棧道,北上追擊魏軍!”

楊儀拱手領命。

少頃,大軍調轉方向,沿著陳倉道往北進發。

軍陣方動,忽見山中竄出一獵戶,風塵僕僕翻下山坡,被兵士阻住不得近前,只伸長脖頸喊聲喚道:“丞相,馬謖將軍有信來!”

姜維幾步竄將過去,接過書信轉呈於諸葛亮。

後者連忙接過書信,打眼細看。

一看到信上的狗爬體字,諸葛亮便暗暗鬆了口氣,知是馬謖親筆無疑,更意識到馬謖此刻處境尚好。

不過心裡還是怒火翻騰,幾乎壓抑不住。

這馬謖,每每總有驚人之舉,令人猝不及防。

遍觀麾下諸將,以魏延之傲,都不敢忤逆他的軍令。

這馬謖,這馬謖……

為何如此與眾不同!

前番街亭保衛戰時,再三叮囑他紮營當道,偏偏要移軍上山,顯擺自己那點幼稚的軍事理論。

當時諸葛亮還覺得馬謖穩如老狗,此刻回想起來,不覺便是一身冷汗。

得虧張郃是個武夫,不會用計,又兩度分兵,前軍到達街亭時只有一萬人馬,不能繞過街亭去攻後面的王平、魏延、高翔等人。

否則,就算馬謖紮營山上,儲備了足夠水源,伐盡南山之木防火,也是必敗無疑!

張郃完全可以不理會馬謖,派兵守住北面緩坡即可,而後分兵去奪後面三條要道之一,即可瞬間破開局面。

縱觀街亭兩勝,也只能說馬謖僥倖,碰到了張郃這位旗鼓相當的對手。

諸葛亮微微搖頭,前番街亭勝了,他可以不計較馬謖違抗軍令之責。這一次,如果馬謖能夠活著回來……

無論如何,也要治他個“擅行自專、催兵弄險”之罪不可!

看罷信件,諸葛亮的怒火稍微減少了一些,但憤意還是索繞在胸口,凝而不散。

姜維接過書中,只見信上只有很短一句話:

“謖已奪陳倉,並堵曹真於陳倉道中,靜候丞相前後夾攻,全殲其軍。”

看罷信件,姜維沉默了。

這馬謖,忽莽忽穩,真是個敢於“帶頭”衝鋒的狠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