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槍無眼、沙場無情,戰局並不會因為張郃說辭更煽情而轉移。

魏軍也只能縮在遠處,默默舔舐著失敗的創傷,積攢氣勢,以待捲土重來。

街亭,蜀軍大營。

傳令使者恭恭敬敬地向眾人轉述著諸葛亮的軍令:“馬將軍,丞相命你總領魏延、高翔、王平等三部兵馬,再堅守街亭半月,而後徐徐退回漢中。”

自從打贏街亭保衛戰之後,馬謖就很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軍中威望有了顯著提升。

這從傳令使者的態度上就能感覺出來。

看來我在蜀漢軍中的弟位,提升了不少......馬謖顧不得欣慰,目視傳令使者,沉聲問道:“今我軍方勝兩陣,局勢一片大好,丞相為何要撤軍?”

這是為何呀?

他想不通。

之前模擬器兩次推演,都不曾出現這種狀況。

而距離下一次推演,還有半個月之久。

是以,聽到這個軍令時,馬謖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雖然在之前的推演中,他認為在魏軍的全面壓迫下,蜀軍無法順利攻佔剩下的隴西二郡,甚至會敗歸漢中……

但如此痛快將到手的隴西三郡拱手相讓,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如此行事……豈非與北伐本意背道而馳!

沒錯,偷雞不成,迅速撤回老窩的舉動確實很穩健,而且魏軍也確實很強大,光是在西線就佈置了二十萬人馬,更有魏主曹叡親自坐鎮長安,統領全域性。

形勢很嚴峻,硬憾不智。

但第一次北伐是蜀軍最好的機會啊。

豈能隨意放棄?

更不用說,魏國最大的BOSS,天下最難纏的那個男人――司馬懿還沒有在雍涼地區。

蜀漢更應該把握住這個天賜良機,徹底打垮曹真、張郃,守住隴西既得三郡。並以此三郡為根據地,逐步蠶食魏國地盤。

哪怕因此有所死傷,也在所不惜!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豈能因為怕有所損傷而撤軍?

如此麻溜撤回漢中,太保守了,太憋屈了!

有那麼一瞬間,馬謖心裡很壓抑,併產生了抗命不遵的念頭。

但很快就忍住了。

傳令使者如實回道:“將軍有所不知,曹真奉魏主之命,自陳倉道興兵十萬來攻漢中。丞相已親率大軍回救,又命李恢、吳懿、楊儀三將盡遷隴西之民,如今隴西地區已無大軍,還望將軍知之,早做萬全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