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張休的確看上去又憨又蠢,一路上接連被小民小婦坑蒙戲弄,但實際上,他並未耽誤馬謖的行程。

哪怕最後三百多里是張休拉車走完的,但他至少毫無怨言――因為造成這種局面(人力拉車)的主要原因,正是他個人失誤所造成的,他必須要用行動來彌補。

所以他心甘情願。

其實這些道理,諸葛亮一直都懂,但就是不放心讓部下們親自上陣試錯,總覺得他們會辦不好,會辦砸、會大費周折。

但是,馬謖在經過街亭之戰磨礪後,迅速成長為一員大將的案例,已經讓他逐漸鬆動了適當放權的念頭。

若無他當初敢於啟用馬謖,蜀漢豈不坐失一員良將!

不過,理雖如此,為免草率,還是三思之後再決定吧。

計議打定,諸葛亮忽而問道:“幼常,你可有信仰?”

馬謖一怔:“丞相指的信仰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泡妞把妹、勾欄聽曲,我必然是滿格的;如果是匡扶漢室,大權在握,我也是能擠出來一點的。

諸葛亮沉吟了下,道:“你走過石橋嗎?”

“走過。”

“石橋上有護欄嗎?”

“有。”

“你過石橋的時候扶護欄嗎?”

“不扶。”

谷牓“那麼,護欄對你來說就沒用了?”

“當然有用,沒有護欄護著,掉下去怎麼辦!”

“可是你並沒有扶護欄啊!”

“咦?是啊!有護欄,可我並不扶;可是如果沒有護欄,我就會害怕,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石頭橋上的護欄,它立在你身邊護著你,你不需要扶住它,卻感到生命有了安全。”

馬謖點點頭:“所以,護欄(信仰)是什麼呢?”

“匡扶漢室,克復中原!”諸葛亮緩緩起身,斬釘截鐵揮手道。

“丞相,是不是還應該加上橫掃八荒、一統天下!”馬謖補充道。

諸葛亮微微頜首,嘆道:“此四願,亮有生之年不知能否如其一啊。”

不放權給屬下肯定不可能實現,人力有窮......馬謖岔開話題道:“丞相,不如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諸葛亮回過神,嚴肅的面龐難得的和藹下來,晃著扇子,含笑道:“且講!”

其實他年輕時也是個風趣詼諧的俊才志士,說得了段子,談得了風月,縱情狂笑、肆意揮灑情懷。

只不過,如今萬鈞託孤重擔在肩,把他壓得不拘言笑了而已。

馬謖清了請嗓子,道:“話說有一天,一個蜀漢基層官員、一個魏國基層官員、一個吳國基層官員碰到了一起,談論起什麼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吳國人率先說道:在我們吳國,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跟著主公孫權打合肥,還沒看到魏兵,主公就著急忙慌的退兵了,我們也著急忙慌跟著他亂跑一通,白吃幾個月的軍餉。”

“蜀漢人緊隨其後說道:你那不算幸福。要說在蜀國最幸福的事,那就是我工作統計表沒寫完,犯困眯了一會,結果睡醒起來發現,丞相已經幫我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