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拔比試第二關,文試。

文選也分為三輪,第一輪是識字,想當部落統領必須得認識漢字;第二輪是漢話,想當部落統領必須得會漢話;第三輪是書寫,想當部落統領必須得會寫信。

主裁判張休正襟危坐於高臺正中,副裁判額古二與赫支氏猛分就兩側。

64名透過第一關的羌族勇士排著隊, 一一上前接受考核。

第一個勇士剛一上來,張休心裡老大不痛快。

此人是迷古,和他曾有過結。

“王妃被襲”事件真相大白後,迷古就被從大牢裡放了出來。本來,馬謖的意思是將迷古官復原職,重當守衛統領, 於是就將此事交給張休去辦。

張休考慮到之前曾經刑訊逼供過迷古,後者必定會記恨他, 本著不在身邊埋雷的考量,因此就將這個守衛統領的職務給壓了下去,只把後者安排為普通守衛。

本來此事也就這樣定調了。

世事安穩,鹹魚再恨,也永世不得翻身。

誰知馬謖突然決定舉辦“三比大會”,選拔八部落統領。而迷古恰好又報了名,並憑藉良好的身手,輕鬆闖過第一關前三輪,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強勢殺入第二關。

這令張休心裡猶如吃了一堆蒼蠅般噁心。

但眾目睽睽之下,又不好直接把迷古給篩選下去。於是張休從案臺上一大堆試題中,特意挑了一個自己所認識的、最難的字,展示給迷古看,並問道:“你可識得此字?”

“識得!”迷古點了點頭:“這是個‘蠢’字。”

看得出來,迷古確實精通漢文,但他得罪了主考官張休。張休之前曾暗暗發誓不讓迷古過關。

考慮到這只是第一場考試,張休想緩緩,心想著第二場考試再將迷古刷下去, 先讓他多高興會兒。

貓捉到老鼠,通常都是耍夠了再吃掉。

他也應該如此。

於是擺手道:“過了過了,下一個。”

很快,第一輪考試結束,共有22人識得漢字。

第二輪,還是迷古第一個上來。

張休絞盡腦汁想了想,覺得自己難不倒精通漢話的迷古,想著讓他再高興會兒,便擺手示意透過,放他到第三輪。

於是22人全部透過。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通常,羌人都是先學會漢話,而後視情況而定是否學漢字。因此,會寫漢字的羌人必然是說漢話的。

接下來是第三輪。

先上來的還是迷古。

張休拿出一塊竹片,讓迷古寫一封不低於二十個字、言之有物的信。

迷古當即揮毫潑墨,一蹴而就。

張休看也不看內容就把竹片倒覆在桌子上,給了迷古一個“待定”。

當然,這只是委婉的說法,殘酷一點說就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