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斟酌再三,有些擔憂地問道:“雅丹國師,貴部不是已經沒有糧食了麼,不知這糧食…貴部是從何處得來?”

雅丹聞言擺了擺手:“將軍放心,這批糧食來路跟很正,品質絕對沒問題!”

我不是那意思....馬謖扶額無語。

雅丹想了想,補充道:“這五千石糧食,都是經過魏國軍方認證的,全是上好粟米!魏軍平日裡吃的也是這個。”

“還請將軍放心食用。”

“……”

‘你管這叫來路很正?’

‘張郃說不定這會已經領著騎兵去砍你們了……’

‘我一點都不放心!’

馬謖張了張嘴,忽然覺得自己無話可說。

對於能動手絕不嗶嗶的羌人來說,搶劫如喝水一般平常,根本不算事。

雅丹神色一肅,鄭重其事地拱了拱手,“將軍,山水有相逢,在下這就告辭了!”

說罷,頭也不回地領著五千羌漢出城而去。

西羌這番“來不圖名,去不圖利”的行為,贏得了蜀兵一致讚譽。

所有人都揮舞著手,依依不捨目送雅丹國師一行。

只有馬謖知道,西羌人此舉一半是在下注,一半是系統的原因。

西羌就像一個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中間的小國,局勢不由得他們不明確選邊站隊。

那種“左右搖擺,兩邊討好”的行為完全是自取滅亡,因為兩個大國的怒火他們抵擋不住。

昔日夾在匈奴和西漢之間左右搖擺,而被大漢一怒之下滅國的樓蘭國,便是前車之鑑。

大國收拾不了大國,收拾小國還是很輕鬆的。

雅丹一行人前腳剛走,便有斥候策馬疾馳而來,稟道:“報!兩日前,張郃領兵向西去了,如今下辨城中僅有三千人馬!”

眾人聞言,俱是大喜。李盛與張休對望一眼,期待的看向馬謖。

“將軍……”

“機不可失啊。”

馬謖抬手下壓,令二人稍安勿躁,立即開啟頭腦風暴,盤衡起當前局勢。

很顯然,張郃應該是去攻打西羌,報仇的同時還想奪回被劫走的糧草。

蜀軍此時攻打下辨,的確是個絕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