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司馬懿熬退諸葛亮後,輕鬆收復了陳倉,得魏主曹睿召見,大加賞賜。

其時下辨之戰已經結束,曹叡見諸葛亮大軍糧盡退去,認為後者籌糧最少需半年乃至更久,料近其期內必不會復北,便令司馬懿休整暫歇後,即返南陽駐紮,以防範東吳趁虛來攻。

一晃半月有餘。

這一日,司馬懿正待統軍起赴南陽,忽聞隴右有變,諸葛亮大軍屯駐下辨,兵發西縣,意圖陰平、武都二郡。

曹叡急令司馬懿會同辛毗、孫禮、王雙等將,率五萬大軍急馳隴右,往助張郃一臂之力。

司馬懿得令,即引司馬師、司馬昭二子隨軍,出關中一路向西,直奔上邽,扎住營寨。喚二子至帳中議事。

其時司馬師已二十一歲,司馬昭年方十八,兩人都是清一水的嫩娃。

司馬懿有意培養二子,便將隴南近期局勢一一道出,以考校兩人。

“西縣乃我軍屯糧重地,屯有數萬石糧草。”

“諸葛亮此人平生謹慎,無備必不輕出,前番因糧盡而退,至今不過半月有餘,縱其能籌得糧草,也必然不多。”

“糧草既然不多,我料其此次所統兵馬不會超過三萬。”

“他今出軍下辨,必先來取西縣,奪我糧草以資軍用,更阻我大軍來援之路。若取西縣,必分兵三路,一軍取建威,誘張郃分兵去救;一軍於途中伏之,一軍輕取西縣。”

“此計,乃是諸葛亮欺張郃無備。”

“為父此前已派快馬傳令張郃,據守西縣,若聞建威有難不可出援;又令孫禮、辛毗率軍去救建威,若遇蜀兵來則迎頭擊之。奈何傳令兵慢了一步,張郃已然中計大敗,退入建威城中。”

“西縣,此刻恐已落入諸葛亮之手。”

說罷,司馬懿環顧二子,目露考量之色:“今我大軍到此,你二人以為當從何處進兵?”

司馬師想了想道:“父親,何不直撲西縣,若西縣已失,正好乘蜀軍立足未穩,奪回城池。”

司馬懿點點頭,看向次子。

司馬昭道:“父親,兄長所言極是。”

“我軍若得西縣,往西可斷圍攻建威之蜀軍後路;往南可直取下辨,截斷蜀兵糧道,如此不出一月,蜀兵無糧自亂,那諸葛亮也將被我困於隴右之地,束手就擒。”

司馬懿聽的心下大慰,連連頜首道:“計雖完備,可諸葛亮卻非常人可度。其三萬兵馬之數亦只是為父一家推斷,做不得準。今我大軍殺奔西縣,當分前後兩隊,為父率軍為前隊,你二人統兵為後隊,兩方互為照應;循路而進,遠遠哨探。如途中無伏兵,方可長驅直入。若是怠忽,必中諸葛亮之計。”

二子受計,分撥兵馬而去。

……

西縣城上。

“諸葛”、“漢”等大旗迎風飄揚,獵獵作響。

蜀軍一眾文官喜笑顏開,大讚諸葛亮用兵如神,彈指間擊敗張郃,輕取此城。

建威也在三路大軍圍攻之中,指日可下。

另外,蜀軍拿下西縣後,還在城中繳獲軍糧六萬多石,足夠三萬大軍食用兩月。

三喜臨門,他們怎能不開心!

諸葛亮也是面露喜色,正要彈琴一曲,抒發一下心中快意。

於是便有了眾人上樓一幕。

丞相可是個大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