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諸葛丞相治下的蜀軍,決不會無緣無故處死任何一名將領。

這道流程是:主帥定罪、罪將自辯、自辯成功,得脫死刑。

即使自辯失敗,罪將也不要過於慌張,還有眾將求情這一道終極他救程式。

通常,到了這個階段,就是驗證主帥殺心的時候。

若主帥只是做做樣子,那麼恭喜這名罪將,有驚無險逃過一劫。

若主帥堅決要殺,那沒轍,這名罪將也只能引頸就戮。

諸葛亮俯視臺下,冷麵肅聲道:“馬謖,你連番違我軍令,先致大軍於街亭絕境,後使五千銳士於陳倉死地,何言無罪?”

以過程論之,兩次違抗軍令自是有罪;已經犯了七禁五十四斬,足夠殺兩次頭的。

但若以結果論之,便是無罪。

馬謖深知這一點,連忙掙脫兩名壯漢,拱手上前一步,避重就輕辯解道:“丞相,街亭並未失守、陳倉五千兵士也安然無恙,馬謖無罪啊!”

諸葛亮目含嗔怒,拍案斥道:“街亭之戰出發前,我反覆叮囑你紮營當道,紮營當道!你自以為飽讀兵書,熟諳戰法,非要屯兵山上!街亭之戰若非張郃智淺、獸潮助力,我數萬大軍豈不要喪於你手!”

眾將見主帥怒斥主將,殺意騰騰,均心下凜然,不敢發一言。

沒想到諸葛丞相一介文人,發怒的時候居然如此可怕。

氣勢似可吞天下!

太嚇人了。

姜維拱手道:“丞相息怒……”

諸葛亮揮手打斷姜維,目視馬謖,疾言厲色道:“好,街亭之戰先不說,我軍首次北伐不成,我已命各路兵馬徐歸漢中,以保住蜀漢僅有的有生力量。正值大軍安然撤退之時,你···你竟然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率兵千里弄險!!!”

“倘若此次攻陳倉不下,我五千將士焉有命在?縱然拿下了陳倉,一旦魏軍四面圍定,你亦插翅難逃!”

“若非本丞相連夜驅動疲軍,倍道馳援而來,你與五千將士何以生還?!!”

“這個……”馬謖一時語塞。

以諸葛亮的口才,又站在理上,他確實無言以對。

面對盛怒的諸葛亮,馬謖看了眼老神在在候在一旁趙老將軍;又看了眼從蜀中趕來的隨軍參贊,老好人蔣琬;以及面色慼慼的眾將。

忽然間明白了什麼。

遂深深施了一禮:“丞相,不要再說了,罪將馬謖甘願一死。”

諸葛亮語氣稍緩:“違抗軍令,按律當斬,念你隨我多年,屢獻戰策,累有功勞,故留你全屍吧。”

“謝丞相!”

“來人!”

“在!”兩名壯漢聞聲上前,再次夾住馬謖。

這次下手力道很重,與第一次相比,動作粗暴了許多。

馬謖疼的直咧嘴。

姜維又拱手勸道:“丞相!”

雖然意識到可能是在做戲,馬謖還是感激的看了姜維一眼,閉著眼想了想,說道:“馬謖大罪在身,自知一死難免,只望丞相好生看待我一家老小,讓他們既有飯吃,還有衣穿。”

諸葛亮微微點頭:“幼常,你我情同手足,你之子即我之子,你之妻即我之弟妹,你死以後,全家老小按月給予祿糧,不必掛心。”

“謝丞相。”

馬謖站起,展望四周:“馬謖辭別丞相!辭別各位將軍!”

眾將聞言一驚,意識到該他們出場了,連忙出列,齊聲求道:“丞相!”

“馬謖雖犯死罪,念他本是一片忠心,又將功抵過,就饒了他吧!”

諸葛亮面色猶豫,沉吟不語。

“丞相,”眾人再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