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舌港城總是那麼繁華。

城池西邊沿街的道路上,總是擺滿了各種商販攤。

條件好一點的商販,擺個木桌,或者搭個遮陽棚。

條件差一點的商販,地上擺塊布,生意一樣做。

走在龍舌港城西城,耳邊的叫賣聲絡繹不絕。

在埃拉希亞,龍舌港城是南部的一顆明珠,可惜是小的那顆。

龍舌港城的東北是維亞港城。

維亞港城管控著埃拉希亞最大的運河出海口,有著埃拉希亞最強的海軍。

每年,光是過船的稅收,就足以讓維亞港城的上層吃飽喝足穿暖。

如果說維亞港城是網球那麼大的珍珠,龍舌港城就只能是個雞蛋。

但這依然阻擋不了龍舌港城附近的平民向著龍舌港城擠。

龍舌港城的本地人家家戶戶都曬著鹹魚,海風一打,鹹溼的味道直往鼻子裡面鑽。

但這只是在龍舌港靠海的城南。

龍舌港城北貴族區又是另一個風景。

龍舌草是龍舌港城的特產,一種特殊的魔法香料。

它沒有根,像是海葵一樣漂浮在海面附近三米深的水下,靜靜地吮吸著太陽神的輝光。

每次退潮,都會有龍舌草被衝到海灘的沙子上。

要找到龍舌草並不容易,需要專門的訓練。

被衝上岸的龍舌草會快速的乾枯脫水,顏色也會從翠綠色變成與沙灘一樣的深黃色。

它還會迅速生出假根,將自己臥進沙子裡。

如果採集龍舌草的農民不夠注意,就算從它身上踩過去,也不會發現它。

每天,龍舌港城的海灘上都能看見大量的農民在“趕草”。

他們用腳踢形狀和顏色不太對的沙子,把沙子踢起來,找到半埋在沙子下的龍舌草。

農民們每次有收穫都是驚喜。

一株稍大點的龍舌草在北城區的鍊金作坊可以換到12銀幣。(百銀一金)

12銀幣買麥面,可以供3個成年人吃3天半。

(通常情況下,一單位行軍乾糧的價格是一單位麥面的3到4倍)

當然,普通的農民接觸不到鍊金作坊,會有“草商”用一半的價格,也就是6銀幣跟農民收。

這些“草商”通常都有幫派背景,是龍舌港城一些貴族的“手套”。

將龍舌草細細碾碎,濃厚的沁人心脾香味能讓聞到的人心曠神怡,頭腦清醒。

用龍舌草的浸出液細細浸泡城南曬好的鹹魚幹,再重新晾曬一天,就能製作成龍舌港城最出名的特產,價值整整5個金幣的香葉魚乾。

饑荒年代,英雄花費10個金幣就可以買一個農民為你出生入死,當然,要管飯,不然會跑。

駱祥是一名馬車伕,1級3階的馬車伕。

駱祥從1階的農民開始,靠著採集龍舌草的本事,積攢了足夠的金幣進階成了2階的漁民。

又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靠自己起早摸黑和省吃儉用,攢下了足足8枚金幣。

他剛開始是想攢金幣取隔壁村落的虎丫頭的。

可惜,等他攢夠金幣的時候,虎丫頭已經嫁給了隔壁村的駝子。

不過沒有關係,他早就不是那個從前的他了。

他靠著積攢下來的金幣,成為了1級3階的馬車伕,並且透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從一眾馬車伕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