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內,兩名商人被請到偏廳,左顧右盼顯得有些緊張,連桌上的茶水都不敢動。

庭院中,趙虎彎腰朝王柄權行禮道:

“王爺,您怎麼到儒州來了?”

“本王此處前來,是幫趙將軍你解決煩惱的。”王柄權一副高深模樣。

“幫微臣解決煩惱?”

“趙將軍眼下的煩惱,與陛下跟本王一樣。

儒州地處偏北,與北突相鄰,但卻並無險可依,北突雖然將十四州歸還,可難保他們以後不會再次南下,就算隔三差五來騷擾一番,也足夠棘手了,趙將軍現在應該正在頭疼如何安排防線。”

趙虎聞言微微錯愕,不過他也沒什麼可隱瞞,點點頭道:

“確如王爺所言,整個十四州沿線綿長,尤其是儒州,近乎有一半區域直面北突,若是派兵駐守,每年單是人力物力就是一筆不小消耗。

而且如此分散的防守,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既然北突之前可以一舉拿下十四州,放到今天未必不能再來一次。”

……

王柄權面色平靜,點點頭道:

“此事我來處理。”

“啊?”

“還有,在外人面前就別喊我王爺了,記住,現在開始我是趙之逸,軍職龍虎將軍。”

王柄權說完,直接拿出一塊令牌,並沒有過多解釋,趙虎見到令牌,趕忙行禮道:

“卑職參見將軍。”

……

龍虎將軍,王朝一品武散,這種並無實權的散職之前還有許多,一般都用來賞賜給有功之臣。

武將升遷,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若恰逢亂世,戰事四起,哪怕一個卒子打拼幾年都有可能做到將軍,若趕上太平盛世,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出人頭地。

孝存帝執政時,王朝已經基本安定,王柄權曾有意要廢除這些沒用的稱號,當時趕上順帝起事,此事也就耽擱了。

後來順帝即位,許是也覺得這些無用職位礙眼,廢去了七七八八,剩下幾個留作備用,這龍虎將軍便是其中之一。

兵家有云“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話乍聽來確有幾分道理,但對皇權在手的天子來說,卻有些逆耳了,更何況當今聖上還是靠謀逆得來的皇位。

因此剩下幾個一品武散,搖身一變就成了類似欽差大臣的存在,每逢用兵之時便有武官得到授職前去巡視,如有將領不服皇命擅自行動,欽差可先斬後奏,並充當臨時主帥。

天子之下皆螻蟻,這事於戰事來說弊大於利,但於皇權安定卻是天大的好事,即便可能有不少將士會因此喪命,歷朝歷代趁亂起義的武官畢竟不在少數,以少數人命換得帝位安穩,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

……

若說趙虎先前對王柄權客氣是出於對其身份的尊敬,那如今對其客氣則完全是出於敬畏,畢竟就算是王爺也不得隨意斬殺官員,但龍虎將軍卻可以。

看著對方驚慌的模樣,王柄權有些哭笑不得,內心也再次腹誹起順帝來:

到底是造過反的人,心眼小得跟針鼻兒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