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入東罕(第2/2頁)
章節報錯
軟玉在懷,男子似笑非笑道:
“田兄弟,好巧啊?”
少女驚慌失措地掙扎著起身,臉色紅到了耳根後,好半晌才回過神來,故作鎮靜道:
“我……我是來找他的。”
說著便指向房間裡的夥計,這次她反而成了結巴。
……
“田公子慢走,以後常來玩啊。”
送走了田露,王柄權回到房間關上門,暗自感嘆。
以前總覺得老爹到處沾花惹草,禽獸不如,沒想到現在輪到自己了,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唉……只怪我太過英俊瀟灑了。”
……
次日清晨,一騎白馬向北而行。
馬上男子依舊著白衣配雙劍,只不過那柄纖細短劍已經被他橫放在了腰後袍子下,沒有必要絕不出鞘。
驚鴻十三式的精髓,在於蓄勢而擊,王柄權擷取了蓄勢之法,結合葉姓老者的飛劍之術,一路積攢氣勢,力求關鍵時刻一擊斃命。
昨夜據諜子所言,東罕京師有一位活佛坐鎮,這次極有可能出手阻攔,佛道兩教一向高深莫測,尤其是真人活佛之流,更是不能以常理揣度。
王柄權曾在叢摩院遇到的年輕活佛,單是一怒震碎實木案几,就已經不輸武仙境界,更別說還有釋門不外傳的大神通。
這世間是否真有神仙轉世他說不好,但以凡人之軀修成仙人卻是實打實的存在,從某些方面說,他自己就已經算是半個仙人了。
一路疾行半天,王柄權到了第一處歇腳的地方,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令城。
東罕民風剽悍,百姓幾乎人人攜弓帶刀,因此王柄權帶劍入城,並沒引起守城士兵的重視,且他還是一副文人裝扮,這些士卒更就懶得找他晦氣了。
東罕近些年推崇文人治邦,許多士子雖出身低微,可也在朝堂謀得了一席之地,這些歷來不被人們重視的“無用書生”,地位也漸漸水漲船高起來。
當中不乏一些效仿王朝大家計程車子,青衫仗劍,遊歷四方,哪怕是裝裝樣子,也能引起一片吹捧叫好。
雖然這大多是文壇中人自娛自樂,但重文抑武已是大勢所趨,即便是普通士卒,也曉得不要輕易去得罪這幫將來可能拜相封侯的文人。
王柄權毫無阻攔地進了城,看著小小一個令城就有不輸王朝一府的熱鬧景象,連他也不得不讚嘆這位東罕第一輔臣的手段。
來到一處酒館,夥計很熱絡地迎了出來,在銀子至上的東罕,普通夥計都比王朝來得腿腳麻利。
王柄權看著牆上掛的菜牌,用東罕語蹩腳開口點了幾個,夥計對此見怪不怪,收了銀子滿臉笑意地下去辦了。
如今東罕文官稀缺,近些年已有一些在王朝混不下去的文人來到東罕碰運氣,這些原本名聲不顯的讀書人在此都能混個一官半職,哪怕是個小吏,也比原來兩袖清風好得太多。
王朝對於讀書人一向仁厚,秀才可免徭役賦稅,見當地官員可不跪,舉人還能每月從當地官府領銀子。
即便沒有功名,穿著長衫走在大街上都會被高看一眼,因此輕易無人會去做這種被人戳脊梁骨的事。
這事還使得中原文壇難得意見統一了一次,他們給那些甘願自汙名聲事韃虜的文人起了個綽號,叫做“文奸”。
至於那位自稱文將的東罕第一輔臣,理所當然被視作了最大的文奸。
那些貨賣才學予異族的讀書人,就算靠易主謀得一官半職,到頭來也還會被東罕文壇瞧不起,文人最是排外,也喜歡打壓他人,因此這些人的仕途都不會太好。
據傳有一位老秀才,能力平平,在王朝參加了幾十年科舉,連鄉試都沒透過,最後實在想當官想得緊,就偷偷跑到東罕,做了個胥吏。
由於仕途實在坎坷,最後不顧臉面,認了個孫子輩的東罕京官作義父,淪為了整個王朝和東罕文壇的笑柄。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