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歷壬午年五月十五,宜祭祀,開張。

當那響徹天地的悠揚鐘聲傳遍天陽山脈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十年一度的紫陽大典要開始了。

鐘聲悠長,深遠不息。

“當——”

“當——”

“當——”

“……”

伴隨著悠揚的鐘聲,一道七彩霞光拔地而起,宛若一道溝通天地的橋樑,橫跨在蒼穹之上。

霞光之中,雲霧繚繞。

天陽河中的渡仙寶船沿著七彩光暈扶搖而上,並不斷伸展變幻,很快就化作了一連片縹緲壯麗的仙宮,立於天際。

仙宮共有八座,中央的一座最為巍峨壯觀,周圍的七座則環繞拱衛,每一座上都帶有著獨特的標誌,或是八卦,或是飛劍,或是丹鼎,或是火爐……分別代表紫陽山的七峰。

陽光照耀下,流光溢彩,靈光萬丈,如同現世的天宮。

而與此同時,天陽山脈各地。

成千上萬的流光或是駕馭著飛劍,或者騎乘異獸,從四面八方趕來,朝著天空中的光輝四射的仙宮趕來。

那每一道流光,都代表一位紫陽山的弟子。

十年一度的紫陽大典,除了那些閉關和外出的弟子,紫陽山上下不論內門還是外門,大多數人也樂得參加典禮,見識見識宗門即將接收的新人。

當然,也有不少內外門弟子,是想要藉助大典,在山下的求道者中撿撿漏,找一找資質不錯的僕從。

一如那些同樣從中洲各地趕來,在山下觀禮,琢磨著能不能撿個漏撈幾個修道好苗子帶回山的附庸於紫陽山的大小宗門……

鐘聲陣陣,紫陽山弟子從各處趕來,飛上仙宮。

內門弟子進入代表七峰的七座仙宮歸位,外門弟子落在仙宮下的平臺。

至於峰主和長老們,則早早地入座七座仙宮拱衛的主宮裡。

主宮大殿裡,紫陽山掌門太華真尊和諸位峰主已經列席。

他們之下,二百多位未閉關也未外出的金丹期長老分列兩側,面露期待。

每次大典,最期待收徒的就是這些金丹長老了。

他們是紫陽山的高層戰力的主力,也是聖地的中層管理者。

平日裡又要修煉,又要管理門派,這些長老是最需要收徒來分擔自己壓力的那一批人。

為了爭奪頂級的修道苗子,他們甚至能夠在主殿裡打出狗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