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現身,自稱天尊,重創了秦壽,想要致他為死地,但最終魔帝卻出手,救了秦壽一命。

逃離之後,魔帝最終說出了真相。

原來,魔帝本為另一個世界飛昇到上界的大乘期修士。

上界也不是仙界,而是另一個類似於山海界的大世界,只不過是最早出現修真者而已。

大乘期修士沒有壽限,不老不死,但定期有天劫,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劫越來越強,最後甚至根本不可能成功度過。

除非,能突破至真仙。

然而,沒有人知道如何突破到真仙,只知道上界曾經出過真仙,真仙曾說過一句話,成仙需要一縷仙機。

真仙早已離開了這方天地,仙界的天仙也不是真正的仙人,同樣也是大乘期修士。

只不過,“仙界”的這位真仙離開之前,留下了一個真仙器,名為天道鏡。

天道鏡能夠遮掩天機,影響天道,籠罩整個上界,遮掩大乘修士的天劫,但需要定期獻祭大乘修士,而且遮掩天階的大乘修士不能離開上界,離開就會觸發天劫,除非轉世重修。

於是,上界就偽裝成仙界,那些其他世界飛昇的大乘修士,其實大多數都被上界的大乘獻祭給天道鏡了。

不過,也有一部分飛昇修士,被上界吸納其中。

魔帝就是其一。

天道鏡由一位自稱天尊的大乘期修士掌控,他是上界最古老的大乘,一身修為深不可測。

他統治上界,也統治所有的大乘,除了那些上界的自己人,所有外來的依附大乘想要遮掩天劫,都必須用資源換去天道鏡的庇護資格。

數千年前,天尊一次卜卦,算出山海界將會出現第二道成仙契機。

為了成仙,他決定策劃入侵山海界的計劃,尋找這一絲仙機。

然而,山海界雖然比上界年輕,但同為本源大世界,整體力量卻不弱,而上界的大乘又不能保留所有實力下界戰鬥。

所以,天尊就挑選人選,投入下界轉世重修,先禍亂山海界,削弱山海界的整體實力,為後來“仙界”的大舉入侵做準備。

那個人選,就是魔帝。

魔帝沒有資源換取天道鏡的庇護資格,不得不選擇參加天尊發動的入侵下界的計劃,成為轉世奪舍者,禍亂下界。

但他的真實目的是想獨自尋找成仙機緣。

魔帝曾兩次轉世,第一次轉世建立魔門,卻被紫陽道君率領的山海界眾修擊敗,被紫陽道君封印在靈界深處,而後藉助天道鏡引發的封印裂縫投出一縷元神,攜帶整個封印進行第二次轉世,也就是秦壽。

天尊是全書真正的大boss,為了山海界的成仙機緣打造了入侵計劃,投送魔帝轉世。

原著和同人文中,雖然沒有寫到他出場,但他最終都成功入侵了山海界。

而主角光環,就是那縷成仙契機,也是位面之力。

本書中,天尊察覺到秦壽失控後,懷疑是魔帝有了異心,他卜算出成仙契機已經現世後,決定採取第二計劃,開始利用留在山海界的後手(那些上界倖存的山海界飛昇修士的宗門)來影響山海界,並籌備自己的降臨,決定親自出手。

司年,就是他挑選的降臨軀體,劇情之力就是天道鏡的力量。

有天道鏡在,只有他能夠以大乘的力量降臨化身。

這裡有三個細節:

細節1:天尊的最大後手是山海界第一修仙門派神霄派以及其暗中歸附勢力蓬萊島,神霄派的開山祖師神霄道君飛昇之後並未隕落,而是投靠了天尊,在天尊的原本計劃中,是想要靠魔帝擾亂山海界,削弱山海界的實力,然後再依託神霄派消滅魔門,一統山海界,從大義上獲得山海界的人心,真正掌控山海界。魔帝不過是他將來註定拋棄的棋子罷了。

細節2:魔門分裂出來的血神教背後也有天尊的影子,血神教的幕後主宰也受天尊指使,這是天尊的又一個後手,在原著和同人文未寫到的劇情裡滲透了御靈宗,統合了十萬大山。

細節3:三千年以來,正道最大的聖地神霄派一直在明裡暗裡打壓紫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