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天”外,諸多天君上仙雲集,他們都為一個目的而來,那便是“萬龍號”。

“那是‘大羅天軍’之列,竟然干涉冥界紛爭,是哪位龍皇指使,總要有個說法吧?!”

“說法?”

一頭傷痕累累的黑龍盤臥在一枚恆星之上,這是一顆正在衰敗的恆星,膨脹到了無比巨大的規模,看上去幾近白色。

黑龍雙目緊閉,它有著堪比星系一般的身軀,每一次呼吸,都會捲動無數星辰,星辰運轉的規律,就是它存在時的規律。

呼吸形成風雲,雙目天成日月。

當它睜開左眼時,目光所及星系當即天亮;當它睜開右眼時,諸多星辰又到了夜晚。

而這樣的規律,不僅僅是黑龍,那些前來興師問罪的天君上仙,皆是如此。

仙袍之上,以星雲為紋飾,一處星雲便有兆億星辰,其中自然有生命誕生,有文明發展。

天君的道果是星雲所在的規則,以火入道,則拜火成教;以水入道,則祭水為宗。

黑龍沒有回答這些天君上仙的話,而是冷笑道:“你們與其關心‘萬龍號’,倒不如擔心它的軍主魏昊,會不會在人間大興土木吧。”

“什麼意思?!”

然而不管如何疑惑,這些天君還是情不自禁窺視人間,儘管有重重阻隔,還是感應到了人間道場的變化。

那是他們的發端之所,依舊感受到了其中的福緣深厚,頓時放下心來。

只是,其中有一處小小的道場,並不在大夏朝廷在籍之列,乃是前朝敕封“大野星君”的道場神宮,此時祭祀之所已經被拆了個乾淨。

形成湖泊的地方,如今是“大野澤”,有人立碑勒石,銘文將“大野星君”描述成了邪祟。

石碑,就是鎮壓這個邪祟道具。

其上厚重的民望,將天界中的小小地仙,直接壓爆。

沒有什麼鬥法,沒有什麼刀光劍影,不過是眾望所歸。

你該死,所以死!

無論仙神。

而在“大野澤”之畔,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魏昊,獨坐一艘小舟船頭垂釣。

每一次揮杆,都有魚兒上鉤,只是他的魚鉤,並不彎曲,而是一枚直鉤。

“你又是哪裡來的魚兒?”

“稟大王的話,小的是洞庭湖過來的哩。”

“嚯,遊這麼遠來安家?”

“大王說‘大野澤’當成‘魚米之鄉’,以補仙神虧損,小的也有志向,願做個‘魚米之鄉’的魚兒祖宗哩。”

這小魚兒是難得開慧的白條,咬鉤之後,魏昊將它投入“大野澤”中,然後道:“許你八百里水泊暢遊,往後多產多子。”

“謝謝大王,謝謝大王……”

那白條落水之後,不多時就成群結隊,等到魏昊再揮杆的時候,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已經是餐條成群,忽而向東,忽而向西。

不多時,提起魚竿,只見魚鉤上,掛著的不是魚,而是八條腿帶鉗子的物事。

“你是哪裡的螃蟹?”

“小的家住長江尾,早年有個表兄,在五潮關被大王燉了一大鍋。”

“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