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二,魏昊離開緱氏山時,原本想著直接返回五峰縣,但思來想去,橫豎都要路過淮水,不如就幹一票大的。

「大象,切記不要把老身透露出去。」

離別時,緱氏老母再三提醒,唯恐魏昊忘了這茬。

「先生放心,只管放心......」

連連拱手,不住作揖,這才讓緱氏老母稍稍安心。

為防形勢有變,魏昊將幹魂凝聚的大鬼留在此處,作為「金母宮」護山鬼神,待神馬老李陽壽盡了,也是來此處報到。

這一回大鬧夏邑,了了諸多心願,也結下許多仇恨,那些個靈禽瑞獸對自己的幫助,魏昊記在心中之餘,也算是給緱氏老母擴散了緣分。

往後緱氏老母點化禽獸,這些重開智慧的夏邑祥瑞,便是緱氏山的一份子,傳承有序,功德在籍。

畢竟不管怎麼說,魏昊的的確確是在緱氏老母這裡學的「神身之術」,是她的記名弟子。

從緱氏山到江北,若是走船,需要三天;若是走馬,停停歇歇大概七天;肉身飛渡,當天就能往返。

但魏昊選擇行走十天。

……

淮陰,曾經的府城已經殘破,原本繁華富庶的膏腴之地,外城已經破敗,只剩下了內城。

原本的街道坊裡,處處都是墳場,妖魔以大妖為首,各自圈地,將淮陰內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最後的護城國運,只能庇護內城這點規模。

如今的糧草補給、甲兵輪換,靠的就是幾個閉關多年的本地修真,操控飛行的法寶,從外地找補糧秣兵員。

但是,他們飛不出二百里,就會被大妖擋下,休想再離開。

「明府..……走吧,走吧。」

「再等等,再等等......」準陰府知府捏著拳頭,他腰間懸掛的知府大印,已經有了裂紋。

這府城,是丟過的,但又失而復得。

「明府,朝廷…..或許不會來救淮陰了。」

「不會的!」

知府雙目圓睜,「這裡難道不是大夏天下?不會的!」

他語氣沉重:「城若破,還請諸位真人護送將士百姓離去,本府…..自當同淮陰共存亡。」

「明府,事不可為,何必強求.....」

「我非愚忠,而是不捨。」

淮陰知府指了指不遠處的外城,「數百年積累,方有如此坊市,一夕之間,為妖魔所破,再要振作,又是數十年、上百年。我為官一方,不求飛黃騰達,但求無愧於心。倘若世間有諸多修行,諸位真人修的是長生,我修的.....大概就是太平。」

幾個「人仙」神情肅然,他們原本閉關於淮水之畔,修道已經百四十年,再有一場劫數,就能踏入鬼仙之境,從此鬼關無名,可謂初窺門道。

但是這一次,卻因為妖魔作亂,江淮大災,讓他們在諸多緣由之下,選擇出關相助。

本以為會受到國運壓制,但卻萬萬沒有想到,淮陰府知府彭如晦,動用了官印,封了他們幾個朝中官位。

雖無吏部通報,卻也算是權宜之策。

原本彭如晦是打算要走的,洪災、旱災、蝗災,這都沒有讓他畏懼,突如其來的妖災,讓他萌生退意。

只是,當府內三縣數十萬百姓淪為妖魔口糧,他的恐懼和退意,頓時消散。

他不能退,也不願退。

可惜,這份堅持並沒有等來朝中的賑災平妖大軍,只有無盡的孤寂,還有疲憊。

直到有一天,那不知道何時又會斷流的淮水之畔,出現了一個身影。

一人

,一刀,一長槊。

僅此而已,再無其它。

那人的刀很快,快到妖王級數的大妖一個照面,就被斬了個身首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