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伯侯'泰山受挫,諸君可有見教?”

青王宅中,一仗劍文士起身,環視各座之人,然後道,“每逢變革,必有英傑。如今北陽魏昊,興許就是應運之輩,如何處置,諸君見於史,當心中有數。”

“舉凡歷代英傑,冥冥之中,自有人族皇祖保佑,身負時運,非常人可以鎮殺。我等若要除之,當謹慎再謹慎!”

“不錯!想太祖皇帝崛起於漕河之間,欲致其死而後快者,多如過江之鯽,然則太祖皇帝每逢大難,必能逢凶化吉,此間種種,便是因人皇人祖袒護······”

袒護,這個詞說出來的時候,在座之人神情都是各有怪異,然而立場擺在那裡,說出來,也沒有人反駁。

“莫要高看了去,這世上沒有不滅之人!”

“話雖如此······”有人輕笑一聲,“但莫要忘了,歷朝歷代欲圖大事者,皆如君之所想。”

“你!哼!”

見話不投機,有人立刻出來打圓場,“歷朝故事,我等皆是知曉。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人族皇祖出現了衰弱,想來,這就是他們的劫數。否則,也不會有仙人偷渡人間。”

“宮中可有安排?”

“有‘十仙奴'在,當無虞。”

“五王貢獻五鼎,若不能改朝換代,必遭反噬。諸位,我等可是沒有退路的”

梁王府的一個謀士目光冷冽,看著青王府和兗王府的人,“如今沒有以鼎換仙的,只有青王和兗王府上,倘若風雲突變,二府若不挺身而出,休怪殷氏忿怒!”

“若青王、兗王都如此,如何能跟宮中聯絡?!欲取信於人,必行非常事!”

“最好如此。”

一番言語之後,忽然有人道:“如今妖魔潛伏,還是要小心應對啊。”

“呵,不過是非人畜生罷了,何須計較。縱使千萬烏合之眾,大軍出征,旋即而滅,不足為慮。”

“話不能說,江淮三災盡顯威能,妖魔一旦成了氣候,再想剿滅,短則數年,長則數百年,不可不防。

這些王府的謀士們,一個個都是熟讀史,也知道妖魔勢大之後,再要剿滅,就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

但此時此刻,鼎革天下的可能性無限大,在這個機遇面前,掌握神州霸權,遠比什麼鎮壓妖魔要來得有吸引力。

“還有一事,那十個仙奴,萬一找到解脫之法,必怨恨我輩,亦不可不防!”

“想要掙脫‘鼎鎮',除非天仙親臨,否則,絕無可能!”

“話不要說的這麼絕對!”

“歷朝歷代·····未聞有如此仙奴。”

“只怕萬一”

“沒有萬一!”

夏邑皇城大元宮,此時太后十分欣喜,對十個氣度超絕之人笑著道:“有十位仙卿相助,皇帝必能成就一番事業。想那北陽舉子魏昊,目無君上,竟然口出狂言,回絕皇命,諸位仙卿當讓此獠知曉,何為綱常!”

“太后放心,那魏大象身負民望之下,也不過是地仙級數,於我等眼中,不過是土雞瓦狗,想要鎮殺,易如反掌。”

“只要太后有命,我等必定遵從。”

太后聞言,更是大喜,有如此仙人為臣下奴婢,簡直是幸福天降。

原本還害怕魏昊這個在世閻王,現在完全不放在眼裡。

她甚至已經想好了,有這些仙奴在,到時候把“濟水龍神”也救下,那豈不是更有一方龍神相助?

如此,天下妖魔就算浩浩蕩蕩,也不過是神龍擺尾一掃光。

整個神州的誤會動盪,也會一掃而空。

她必將成為神州有史以來的第一女子,便是崑崙山的“瑤池金母”,也能比上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