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夏邑,正在主持冬月祭祀的大國師袁洪,命人通稟了太后,說是他潛修多年的師弟,已經得到了他傳音,準備下凡匡扶夏室。

“不知大國師的師弟,於何處下凡,又是何方神聖?”

“稟太后,師叔祖姓侯諱通,有摘星拿月、掌中山川之能。”

“果是大神通的上仙!”

太后頓時大喜,連忙道,“不知在何處接引?”

“淮水之陰,自有霞光降世。”

“淮水?”

太后微微一愣,頷首道,“不知大夏當如何迎接上仙?”

只聽前來稟報的童子行禮道:“師祖說了,豈敢靡費朝廷錢糧,師叔祖此番下界,乃是秉承天意而來。聞人間有勐士‘伐山破廟’,自當助一臂之力。”

“伐山破廟?”

又是一愣,太后覺得此事不簡單,連忙道,“不知是破除哪裡的山門?”

“‘大野澤’畔有‘大野宮’,雖有歷代傳承,但早已不在朝廷典冊之列。其開派祖師‘大野地仙’的坐騎,在洞庭湖鬧出了禍事,為‘赤俠舉人’所斬,如今數罪併罰,‘赤俠舉人’怒而‘伐山破廟’,此事驚動上天,特派師叔祖前來相幫。”

“‘赤俠舉人’?予曾聽聞有五峰生員魏昊,素好吃妖吞魔,乃是凡間奇人,號稱‘赤俠秀才’,莫不是他?”

“稟太后,便是他了。如今魏君得中北陽府明算科解首,自是要稱呼‘赤俠舉人’。”

“原來是他!”

太后若有所思,一旁年幼的國君勐然抬頭,驚奇地問道:“母后!那人居然吃妖?!”

“啟奏陛下,魏君不但吃妖,而且吃得非常厲害,便是大妖、妖王,都逃不過成為他的盤中餐、口中食,曾經助‘五潮傳臚’汪相公抗妖時,陣前吃妖是常有事情。一時興致起來,蝦兵蟹將直接生吞活剝,一干妖魔見他便是膽寒……”

“嘔——”

八歲的國君沒忍住,當時就吐。

實際上大殿內的宮婢、內侍,也都是忍住了嘔吐的慾望,強制自己不敢去多想。

“傑兒!”

太后見國君吐了,連忙喊道,“來人——”

隨後謁者趕緊將大國師袁洪徒孫請了出去,並且叮囑此事不可傳揚出去。

童子連連點頭,然後尷尬地說道:“大監,小道絕非有意為之,只是想給二聖報喜來著。沒曾想……”

“慢說是陛下,便是廊下的司仗使,莫看他們武藝高強,亦有斬妖除魔之能,可讓他們盯著一坨妖魔血肉大快朵頤,那也是張不開嘴,下不去口啊。”

謁者也是感慨,連忙問道,“那‘大野宮’有數萬教民,不知大國師的師弟,這位下凡來的上仙,當如何處置?”

“上天有好生之德,自是遷徙愚民前往安樂鄉,也可免遭橫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數萬百姓,一年也能產生不少稅賦呢。”

“大監憂國憂民,小道佩服……”

童子微微行禮,謁者面有得色,嘴上卻道:“身為陛下家奴,只當如此,無非是忠心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