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重立“四方伯”(第1/2頁)
章節報錯
“貧道於‘護國法壇’之中推算天機,察覺岳陽府中,誕生‘人道陣法’,乃是仙家後天至寶,非民心所向不可催生。此誠乃太后、陛下之福也。”
大國師喜上眉梢,如是說著,又道,“此陣法頗有玄妙,乃是萬民立於憂而望於樂,亦可謂百姓立地憂國,望天而樂。若非二聖賢明,岳陽府百姓,又豈能有這般感悟……”
太后聞言,頓時大喜:“若如此,當嘉勉岳陽府。”
“袁師傅,‘人道陣法’有什麼用?既然是後天至寶,那肯定我也能拿來用吧?”
“這是自然,陛下一道旨意,這‘人道陣法’自然可以收取,定於陣盤之中,用來護衛己身。”
“哈哈,好好好,我要這個,我要這個……”
國君連忙拍手,極為高興,“這樣我就能安安穩穩地長生。”
“陛下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國師眉開眼笑,也是連連寬慰。
太后有些猶疑,小聲道:“既然是地方誕生的寶物,若是取之,豈非有巧取豪奪之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是有人的地方,皆為人皇所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人皇欲取,便可取之。”
說得極為坦然,國師更是道,“太祖定下大夏江山,凡山川水澤之神,有不敬者,或殺或禁或鎮或囚,可有不妥?至今快五百年矣。”
“予不敢比較太祖,既無神通,亦無偉力,但求一份長生安逸……”
“太后仁慈,實乃萬民之幸事,貧道深感欽佩。”
拂塵一揚,國師又道,“然則長生之事,便是奪天地之造化,二聖長生之後,再補償岳陽府便是。”
“果如此,自然最好。”
“貧道自然盡心盡力,護持二聖長生之路……”
言罷,太后擬招,國君用璽,便將詔書賜給了大國師袁洪,由他命人去岳陽府佈置陣法,打造陣盤,然後將岳陽府誕生的“人道陣法”收入陣盤之中,再帶回京城夏邑。
一時間,飛舟盡出,夏邑熱鬧,不少達官貴人都是覺得奇怪,巡天監今天居然這麼大動靜,怕是有大事發聲。
諸多勳貴幾經打聽,才從宮中探得訊息,原來岳陽府出現了“人道陣法”,號稱仙家後天至寶,有住世長生之功。
現在除妖人云集而出,便是為了飛舟前往,拿下至寶,獻於二聖。
“後天至寶?就這國運衰退的鳥樣,還能有後天至寶?”
“這有何不能?地方鍾靈毓秀,又有民心所向,自然可以誕生。歷朝歷代,還是有過這等事情的。”
“歷朝歷代可沒有國師!”
“這可未必,帝顓頊之前,舉凡古國古朝,那都是有國師的。”
“哼!此事必有蹊蹺,那袁洪打得什麼主意!”
“管那許多,反正如今已經決定裁撤督府,重設‘四方伯’,還不如多想想此事呢。如今燕山戰事順利,若是為‘北伯侯’,功勞無算啊……”
“呵,功勞無算?你知不知道前次大戰之所以能勝,不過是諸先鋒大將得天賜流光,乃是神兵在手,才有險勝?徐望闕的‘龍驤軍’差點被合圍!”
“天賜流光,幻化神兵。其中有諸多變化,若是合為一體,未必不是仙家的那後天至寶。”
“畢竟……”
“畢竟……是‘國運化身’啊。”
勳貴們感慨歸感慨,卻並不為“國運化身”的解體而感到悲傷。
王朝更迭又如何?如今他們根深蒂固,國破家也不會亡,換個人家帝王,照樣是富貴人家。
倘若大夏王朝再賞賜個傳世爵位,倒也不是不可以為國效力些許,但眼下嘛,國君自己都不在乎,他們又何必計較?
夏邑的一通熱鬧,很快波及到了四方,傳到北陽府時,五潮縣縣令汪伏波陡然看到岳陽府出祥瑞的通告,頓時眉頭緊皺:“一派胡言,國運衰退還有什麼狗屁祥瑞!”
“大老爺注意儀態,注意儀態啊……”
書辦見狀,連忙提醒汪伏波,最近的縣尊,越來越不注意言辭了,動不動汙言穢語,北陽府前來考績的官吏,都吃了一頓狂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