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劍池可是國民政府派來的特派員,他被殺可不是件小事。

隔天,巡捕房的人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搜查可疑人物,動靜鬧得很大。

不過這點事情曾賢怎麼會留下什麼線索呢,不管他們查多久,都不會有什麼收穫。

星華百貨那次被炸,讓易家損失了不少。日本人趁機以合作為由,強行奪走了易家手上的兩家工廠。

當時易家正值家喪,加上席維安跟曾賢都不在,唐鳳梧有忙著外交部的事情,一家幾個女人沒有靠山,只能忍氣吞聲。

然而日本人對外宣稱這些都是易家拱手讓給他們的,號召全上海的商人都以她們為榜樣。

有口難言,也不能多言,只要能保住星華,暫時受點委屈又何妨?

如今的星華基本上就是一個空殼,倒不是他們進不了貨,而是不想日本人從中牟利。

你想讓我們進貨?

對不起,沒錢了!要不你們自己出資?

想讓我們出新產品?

不好意思,廠子被你們給搶走了,怎麼搞?

這半年來,星華等於是半開半關狀態,倒是其他小店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

把日本商會的那幫人給氣的呀,最後只能將廠子還給易家。

廠子拿回來,易家重啟星華的生意。

該進貨的進貨,該招工的招工,星華終於又恢復了往日的興隆。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戰起當日,約六萬難民湧入上海租界。八月中旬,租界難民人數已達七十萬。

大批難民的湧入,給上海帶來不小的恐慌。

租界之外,人們為了一口兩匙掙得頭破血流。租界之內,愛國人士紛紛籌款賑災。可面對數量龐大的難民,區區災款杯水車薪。

“報紙上說,英國人要沿著蘇州河建立第三道防線,他們保證租界內會非常安全。

媽媽,您說是真的嗎?”

一大早,易鍾秀拿著報紙念著最新的訊息。

黃瑩如見易鍾靈今日一臉愁容,問道:

“鍾靈,你是在擔心維安嗎?”

易鍾靈勉強打起精神,

“報紙上不也說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嗎?也沒什麼擔心的。”

然而曾賢知道,這場抗戰將會持續長達八年之久。

“大姐,日本人真的那麼容易被雞腿嗎?國民政府如果有戰勝的信心,為什麼商會不斷派人來勸說工廠西遷呢?”

易鍾秀雖然是個嬌生慣養的小姐,說得卻很有道理。

“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

易鍾靈發表自己的觀點。

“工廠、學校、文藝界名人都一塊兒離滬,依我看國民黨是要扔下百姓跑了。”

易鍾秀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