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一入修行路,永珍皆不同(第1/2頁)
章節報錯
馮煜手中那捲《神霄經義》,乃是泓明曾經修行時自用之物。故密卷中雖未記載有“神霄派”數種絕學,可自“練氣期”到“築基期”,內中諸般符籙法門、玄門道術、五行御法盡皆齊備。
甚至泓明修行多年的經驗註解,遊歷時的一些見聞,乃至許多處置天材地寶、煉器配藥的心得也在其上。
以此而觀,泓明的確將馮煜當做自己人看待,恩遇有加。
不過泓明贈予此書,為的是定下名分,畢竟倉促間他也無暇為其舉行入門之禮,只引著他遙遙向先師拜過便罷。那書也並非交給馮煜自行修煉,得等到度過此次危局,回山之後泓明方才會傳他道法,引其入門。
只是泓明沒料到,馮煜此人卻是個異數。
哪怕無人指點傳授,他也有辦法自行習練。在通篇遍覽之後,馮煜雖眼饞諸般神異術法,可卻深知修行真訣才是萬法根基。不過在此之前,他還得做出一個抉擇。
——是否要棄置玄衣禁衛的“百戰刀法”!
馮煜自身對這套刀法頗為欣賞,畢竟是軍陣殺伐之術,與“廉貞殺星”十分投契,他此前運轉刀法斬鬼搏殺也大感得心應手。雖說是凡俗刀法,可刀法威能有高下,技巧卻是殊途同歸。
等他修行入了門,以玄門法力催動,定也能將其抬至更高的層次。
因此深思熟慮之後,馮煜決定將其儲存下來。可“灰石神印”僅能留存一門技法,想要直接入門“神霄派”的內修法門《內天罡訣法》,又想儲存頗為契合的“百戰刀法”,那就得將此前積攢的香火願力消耗掉了。
院中另一處房屋,是泓明休憩之所。
整個院落之外,被泓明以法器佈下防護,故而哪怕身處鬼域,院裡也一片靜謐。馮煜也正可藉此良機,盤膝榻上,專心致志地以香火願力,引動恢弘汪洋中的星君神力,而後將印中“百戰刀法”匯出,如銘刻一般印在馮煜身軀之中。
事畢,馮煜頓感四肢百骸多了無形重壓!
他也是頭一回做這般事,先前駕輕就熟、如臂使指的刀法,如今轉為肌肉記憶。此舉最難的不是引動神力,而是會對自身造成極大負擔。且消耗香火眾多不說,它也並非永久存續。
若是馮煜無法在納入身體記憶的刀法忘卻之前,徹底將其掌握的話,那麼之前的香火願力可就白費了!
“呼~”
馮煜吐出一口氣,揮手擦去額上汗水。
他的身軀本就不算健壯,經此一舉,四肢百骸好似被壓上重物,的確負擔不小。不過危局當前,每一分力量都十分重要,香火之力耗去還可再行積攢,眼前這關過不去,可真就只能回去繼承神位了。
且不說馮煜原本就一直擔心之事,單是此前泓明給他說到,有關“邪穢煞氣,天地劫起,仙佛盡避”之事,也讓他心有惴惴。
還是得努力一些,過了眼前這關才好,難道堂堂“大衍伏魔真君”,還能叫一個鬼王難住?
馮煜定了定神,在身前攤開秘籍,翻到《內天罡訣法》鑽研細讀,而後,“灰石神印”中逐漸多了一門修真法訣!
當《內天罡訣法》盡數載入神印之後,馮煜腦海裡驀地如有鐘磬長鳴,精神中淌過一陣清涼,而後為之一震,頓感前所未有之清明。《內天罡訣法》繁複的修煉真訣,已被他盡數記下。他並不能立時弄懂那些晦澀的字字珠璣,但卻如本能一般可以自如運功修煉。
靜夜中,馮煜放空心靈,遵從本能引導,百竅俱開。
倏爾,靈覺中捕捉到天地間的清靈之氣。意念一動,牽引著清靈之氣,從《內天罡訣法》要訣擬定的竅穴而入。霎時間,彷如夏日渴飲一甕冰泉,馮煜整個人只覺周身通泰,骨骼酥了幾分,舒爽難言!
那一縷氣,隨著功法運轉在經脈中執行。而它的行進,亦會牽引軀體中各處竅穴精元與之容融、轉變,待行轉一個周天之後,那縷清氣已然徹底改變,化作暖烘烘如同熱流的“元氣”,即是邁入“練氣”,成就玄門法力。
待“元氣”積累充沛,可行“築基”突破,使“元氣”更進一步凝練。“練氣期”與“築基期”最大區別即在於法力凝練程度,若將其類比,則一個如薄霧,一個如流水。
也唯有法力徹底凝練的“築基期”,方能將法寶器物、術法神訣的威能完全發揮,才能撐得起“朝遊北海暮蒼梧”的消耗。
馮煜初涉修真,所見皆奇。
儘管不比星君神力之恢弘,可在孱弱軀體中,卻是如此真實而堅韌,好比寂寂黑夜有了依託,讓馮煜長舒一口氣。
踏足修行,乃是一道分水嶺。
它不僅意味著掙脫凡俗,對於馮煜,更有至關緊要的意義!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作為“馮煜”更加獨立,不再似漩渦邊的一滴水,隨時可能被吞沒融入。此種轉變有利有弊,利在獨立,他可按照自己擬定的道路成長,而後成就以“馮煜”為主的仙神;其弊也在獨立,馮煜成功儲存了自身的完整,可也意味著神魂不再受元神真身庇護。
譬如此前鬼物“奪舍噬魂”,在以前,鬼物會瞬間為元神真身恢弘威能湮滅,可在此之後,馮煜就只能依靠自己來抵禦了。
看似自廢神威,實則脫去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