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顧理在學城住下了。

每隔幾天,就會有學者來找他,說是發現了線索。

“信使,一百多年,韋賽里斯·坦格利安二世曾經在自己的王冠上加了一顆鴉蛋大小的綠色寶石。那寶石價值連城,據說還能在夜裡發光。”

“除了發光呢?還有什麼特點?”

“它很大。”

“……”

又過去十幾天,另一位學者找到顧理。

“信使大人,我日夜翻閱文獻,終於為國王陛下找到了綠色晶石的線索。”

“說說看。”

“東大陸的鵝絨山上,盛產一種綠色的琥珀……”

顧理沒等他說完,就擺手趕人。

沒過幾天,又有學者上門。

“信使,蘭尼斯特家族的祖傳瓦雷利亞鋼劍的上面,有一顆紅色的寶石,可以釋放暖意……”

顧理撓撓額頭,眼前的這位竟然連顏色都記錯了。

“我要找的不是裝飾品,而是一顆擁有特殊能力的石頭。”

學者辯解道:“文獻裡關於這方面的記載都是一筆帶過,信使如果想要知道寶石有沒有特殊的能力,應該自己去查證,我們只能提供線索。”

是讓你們提供線索沒錯,可提供的線索也要有價值才行啊。

顧理沒有與他爭辯,起身送客。

時間一天天過去,半年的光陰轉瞬即逝。

在這段時間裡,越來越多的學者找到“線索”。他們孜孜不倦的翻閱各種各樣的文獻,將提到“寶石”字樣的段落全部摘抄下來,提供給顧理。

大部分“線索”,都不能稱之為線索,都是些貴族之間的隱私。

例如某某公爵給治下某某伯爵的妻子送了一顆漂亮的寶石項鍊,然後二人背地裡的私通關係一直沒有被某某伯爵發現。

又例如,某某國王的兒子是個弱智,竟然把王冠上的寶石扣下,吞入喉嚨,活活噎死。

顧理對這些貴族秘聞毫無興趣,一一排除。

只有極少數研究神秘學與魔法的學者,給他提供了幾個的還算有用的線索

魔法與神秘學,在學城屬於被鄙視的學科。很少有學者願意涉及,甚至主動研究這門學科的學徒還會被其他人排斥。

學士們致力建造一個沒有魔法、沒有巨龍、沒有神秘生物的世界。

顧理不能理解學者們的做法,但在他的心裡,學城依舊有很高的位置。

試想一下,在維斯特洛大陸上,幾乎每座貴族城堡內都會有這麼一位學城派來的學士。他們作為醫生、老師等活躍在各個城堡,有的學士甚至還能參與決策。

這些學士不僅不會對自己服務的貴族效忠,還會一直保持與學城的聯絡。

說好點兒,他們是在收集文獻,記錄歷史。

其實本質上,學城就是整個大陸裡最大最強的情報網路。

要不是他們沒有政治立場,發下神聖誓言,會時刻保持中立。就這樣危險的存在,任何一位國王都不會讓它存在下去。

當然啦,這也是顧理執意要來學城尋找線索的原因所在。

顧理吃完今天的早餐後,在書桌上拿起一張白紙,來到窗臺邊呼吸新鮮空氣。

紙上記錄著他認為可能有用的線索,經過半年的篩選,只有兩條被他留了下來。

“多恩的馬爾泰家族擁有洛伊拿人的血脈,洛伊拿人原本生活在東大陸,他們善用水魔法。一千多年前,洛伊拿人與企圖統一東大陸的瓦利雷亞自由堡壘帝國發生戰爭。可惜水魔法無法戰勝龍焰,他們最終流亡多恩,與馬爾泰家族結合。在洛伊拿人帶來的財寶裡,有著無數的寶石。或許裡面有陛下正在尋找的那顆……”

魔法和寶石,嗯,有可能,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