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0週年聚會的正餐是9月15日的中午,在五星級臨江大酒店最為豪華的朗月廳安排了兩張大轉檯。24個同學克服各種困難,都在午餐前陸續趕到了。萬達民沒有出席,大家也不便追問。

先是12個女同學坐在一起,聊各自的子女、孫輩,開啟手機上的照片互相傳看,每個人都不吝讚美之詞。

孫海洋說:“男女搭配,飲酒不醉。女同學過來一半嘛,30年過去,也該給我們這些男同胞一點機會好不啦。”

大家都笑起來,在孫海洋的指揮下,男女搭配著坐下,挨著鐘山的,正是方靜。兩人相視一笑,雖有滿腹的話語卻無從說起。

菜陸續上來了,滿桌子的山珍海味。

班長鄧家國起立,端起酒杯,來到兩張轉檯中間的位置站定,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酒詞:“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是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天南地北、海內海外的同學跨越30年的歲月長河,又相聚在江城。明天,我們還要去母校參觀,重溫往日恰同學少年的美好時光。3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而我們滿頭的青絲卻已經染上霜雪。當然了,我老鄧現在連滿頭華髮都成奢望啦。”

大家歡笑鼓掌。

“可是,我們一顆心還是滾燙火熱的,一份同學情更如陳年的美酒,醇厚芬芳,歷久彌新。讓我們共同舉杯,為共同走過的青春歲月,為生命中這份最值得珍惜的同學情誼,為我們各自走好下一程的人生道路,乾杯!”

相隔30年,有多少美好往事可以追憶?有多少認知空白需要填補?又有多少離情別緒需要傾訴?酒席從中午一直延續到晚上,同學們仍然不願散去。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歡聚之後,下一次相逢又不知是哪年哪月,24個人也不知哪一個會缺席。

席間,蘇曉虹起頭,大家又唱起了《童年》《戀曲1980》《光陰的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蕩起不一樣的漣渏。有同學說,可惜鐘山同學沒有帶吉他來。

歌罷,又是一輪接一輪各種名目的互相敬酒,共同舉杯。

大家紛紛感謝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年度榜單的李展同學對這次聚會的傾情贊助,由衷感謝這次聚會的組織者鄧家國和蘇曉虹夫婦的辛勤付出,深切懷念永遠離開了大家的勵志楷模成功典範王忠恕同學。

鐘山又想起那個酷熱的夏天與王忠恕和李展去江邊碼頭打工掙生活費的情景,當年那個瘦小枯乾的李展如今看起來是短小精悍,精氣神十足。

鐘山感慨地說:“李展,你和忠恕上大學的時候就表現出非同尋常的創富能力。只不過當年拼的是體力,而今拼的是智慧。”

“鐘山你不知道,商場如戰場,除了要拼智慧,也是要拼體力的啊!忠恕其實就是累倒下的。你別看我長得乾瘦,身體素質可是槓槓的,每年都要登一次珠峰的。”李展說。

鐘山點頭表示佩服,二人舉起酒,共同為健康乾杯。

鐘山注意到身邊的方靜,整個聚會過程,無論是歌唱還是飲酒,都表現得十分得體,一如上學時的樣子,既不張揚,也不沉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見方靜的言談舉止,彷彿蘇曉虹講述的那個桃色事件與她毫無關係,暗自佩服二十幾年的宦海生涯對這位出生在黃山腳下小鎮上的姑娘意志力的磨練。

趁亂,方靜悄悄離開房間,同學們好像誰都沒有注意到她離席,鐘山觀察到了,尾隨其後。

兩人來到酒店走廊盡頭的大平臺,外面天已經黑透,一輪中秋的朗月高掛東天。憑欄望去,天上一輪月亮,水裡一輪月亮,天地間一片安靜祥和。

那一輪浩月,是鐘山大學裡這段愛情故事的見證者,離開方靜的日子,那些個月圓之夜,每每遙望天空,都會有一種空寂的情緒漫上鐘山的心頭。今夜,有明月相伴,又與故人重逢,應該算是圓滿了吧!

“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方靜輕聲吟誦他們大學時背誦過的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詩句,面無表情,又說:“人只不過是天地間匆匆的過客,情和愛都會老去,名與利更是過眼雲煙。”

鐘山輕輕拍了拍方靜的手背,說:“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就是上天對我們的眷顧和垂愛。那些過眼的雲煙,就算裝扮我們短暫人生的風景吧!”

這時,一條魚兒從水中躍起,江面的月亮破碎成一片搖動的波光……

(第四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