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重拾舊夢
章節報錯
鐘山南來北往,穿梭於與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之間,已經耽擱了兩個多星期。雖然單位沒有催他,但是他也自知該回去上班了。而且,老父親已經81歲高齡,一直堅持一個人生活,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他還是不放心,有道是“父母在不遠游”。特別是有了這次尋親經歷之後,他內心中對這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老父親更加心存感激和關愛,覺得應該在老人的有生之年裡更多地盡一些做兒子的孝心。
雖然邱月月回來後已經向公公繪聲繪色地彙報了鐘山找到親人的前前後後經過,但是鐘山回來後,還是再一次詳細向老父親講述了一遍事情的每一個細節,當然沒有轉達柳家姐弟感謝的話語,只是說那邊父親一家生活得很好,不用他更多掛念,他只需要過春節的時候去看看老人就可以了。
鍾樹林感慨地說:“血濃於水啊!你有機會還是應該常回去看看,彌補這幾十年的感情欠缺。”
鐘山說:“那邊的父親還有三個子女,我看到哥哥姐姐們把他照顧得挺好的。他們找到我和弟弟,只不過是想了卻一樁心願。您就我一個獨子,媽媽又不在了,我當然得把主要精力都用於照顧您,讓您晚年過得幸福無憂。”
兒子從小到大本來跟父親的話就不多,更從來也沒有用這樣的語氣跟老父親交談,鍾樹林從兒子的過度客氣中似乎聽出了隔閡與疏離,心裡竟感到有些不是滋味。
想了許久,鍾樹林似乎終於鼓起了勇氣,說:“你媽媽走也有幾年了,你和月月兩個對我照顧得非常周到,無可挑剔。可是你們畢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啊,我也不能總牽扯你們的精力。廣播電視臺的鄒臺長,退休也有幾年了,前一陣子我在公園時常碰到她,還一個人單著,看著挺孤單可憐的,我們倆嘮起過去一些事情,還挺投緣的。我想,如果你們不反對,我們兩個就搭個伴兒共度餘生。不過,還是那句話,我們確實不是早有瓜葛,而是兩個孤單的老人慢慢培養出那麼一點感情的小火苗。”
鐘山高興地說:“好啊好啊,老爸魅力不減當年嘛!鄒臺長雖然退下來了,那也是老太太中的佼佼者,不是哪個隨隨便便的老頭兒都能攀上的高枝兒。”
這一回,父子倆的心想到了一處,談話終於合上了節拍。
星期六中午,鐘山和邱月月在風月小酒館安排,請鍾樹林和鄒靜之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以正式確定兩位老人的關係。鄒靜之一生無子,他們兩個就全權代表晚輩操持此事。
鍾樹林是兒媳邱月月幫著認認真真打扮的,米黃色的夾克衫配紅白格子襯衫,駝色揹帶西褲,鶴髮童顏,像個老歸國華僑。月月還陪老爺子去珠寶店買了一串海水珍珠項鍊,作為兩位老人的定情之物。
鄒靜之也經過了一番精心打扮,穿了一件絳紅色鏤空花金絲絨長袖旗袍,別一枚銀色百合花造型的胸針,一頭花白的短髮精心地燙過了,整個人看起來氣度非凡。
邱月月隨鐘山去展臺點菜時,悄聲說:“咱老爸豔福不淺嘛,這位鄒阿姨氣質真好,我都被一下子比下去了。”
“那還用說,人家過去也是大戶人家的大小姐呀,又是飽讀詩書之人。她與咱老爸真的是兩情相悅,是經過幾十年時間檢驗的,他們結合到一起是共同的福分。”鐘山感慨地說。
六道菜依次上來,鐘山和邱月月兩個起身,給兩位老人杯中斟滿紅酒。鐘山說:“歡迎鄒臺長”,邱月月忙修正道,“錯了錯了,應該稱鄒阿姨”,鐘山又笑著說,“月月說的對,鄒阿姨,與我的老父親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終於走到一起。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希望兩位老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情誼,在未來的生活中相依相攜,幸福綿長。我們做晚輩的,在這裡表個決心:一是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給老人添亂;二是兩位老人有什麼需要我們做的,定當第一時間到位,絕不含糊。為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幸福美滿,乾杯!”
鍾樹林說:“我老頭子在這裡也表個態,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儘量不給你們找麻煩,更不能拖累小鄒同志。”
鄒靜之望著已經老去的昔日的夢中情人,滿心是對人生的感慨,卻無從說起,只能用微笑去表達。
四個人都舉起手中的杯子,營造出一片幸福祥和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