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考後病例
章節報錯
高考結束了,鐘山卻病倒了,事先沒有任何徵兆,也沒吃任何不潔之物就突然上吐下瀉起來,還發起高燒,在醫院裡一住就是一個星期。折騰了一個多星期,瘦得兩個眼窩都塌陷了,病情也沒見好轉。
這一個星期裡,母親晝夜服侍著患病的兒子,一會兒給換手巾做冷敷,一會兒又問兒子想吃啥,背地裡則不停地抹眼淚。兒子打小身體就壯實,平時連感冒都很少有,就是5歲那年出過一次水痘高燒了三天,把她嚇得半死。沒想到這次一個小小的拉肚子竟然這樣來勢洶洶。
自從幾個月大的時候把這個孩子抱回家,李春花心裡就有這樣的恐懼,總擔心養不活他,因為她不能像別的媽媽那樣有奶水餵給他。兒子一天天長大,他的恐懼卻一絲一毫也沒有減少。兒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她家離學校不過幾百米的距離,她卻每天都堅持接送,緊緊地抓住兒子的小手,生怕他不小心跌倒或忽然跑掉。後來兒子被小朋友奚落,強烈反對她接送,她卻暗中觀察了許久,才終於放下心來。兒子上中學後,騎腳踏車上下學,每天離開家門,她都不忘叮囑一句:“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車輛。”搞得兒子不勝其煩,常說:“老媽,你每天都重複這一句話,自己不煩嗎?”兒子終於長到了20歲,長成大小夥子,考完了大學,卻被突如其來的痢疾撂倒了,她恨不得自己替兒子遭這樣的罪,看著兒子歡蹦亂跳。他如果有個三長兩短……她不敢再往下想了。
父親也急得不行,在病房外面的走廊裡踱來踱去無計可施,見大夫過來,忙迎上前問兒子的病重不重,啥時候能好。得到的回答是“重症痢疾”,得慢慢調理。更急。痢疾他知道,是夏季裡一種常見病,可這“重症”究竟重到啥程度,他摸不清,大夫也不明說。忽然,他想到了老鄰居吳友文不是在醫院外科當主任嗎?就有病亂投醫急急地跑去詢問。
吳友文恰巧當班,剛查完房回來,正把脖子上的聽診器往下摘的工夫,見老鄰居鍾樹林站在門口,忙熱情地讓進辦公室坐下,問:“老鍾大哥,你今兒個怎麼這麼得閒到醫院來啦?”
鍾樹林急切地說:“是我家鐘山病了,拉肚子,都一個星期了也不見好轉。我問傳染科的大夫,說是重症痢疾,孩子上吐下洩的,眼見著瘦,吳主任,你給分析一下是怎麼回事?”說罷,用充滿渴望的眼神望著吳主任,等待他給出好的醫療建議。
吳友文把門關嚴了,神秘兮兮地湊近鍾樹林,說:“按理說,這不是我外科的病人,我們不該插手的,可既然老大哥來了,生病的又是大侄子,這忙我又不能不幫啊。”吳友文邊說,邊扯下一張白紙,擰開鋼筆刷刷點點開了幾味中藥,將藥方遞給鍾樹林,說:“這是我老父親從祖上傳下來專治火痢拉的方子,你就照藥方去中藥鋪抓藥,回家煎了給孩子服下,一日三次,用不上三天就該有效果。”
鍾樹林接過藥方,緊緊握住吳主任的雙手,一時哽咽,竟不知說啥才好。
藥喝下去後,鐘山的病情果然很快見輕了,先是退了燒,後來排便的次數也漸漸減少,到了第三天中午,竟然說感覺有點兒餓了,想吃媽媽做的白麵疙瘩湯。
李春花聽兒子說想吃飯了,喜出望外,忙一溜小跑地趕回家,點燃煤氣火,鍋裡添上水,切小白菜葉,撥拉麵疙瘩,臥了兩隻荷包蛋,臨出鍋時還不忘滴上幾滴香油。用保溫桶裝了疙瘩湯,又急急地趕回醫院。
進病房時,見老鍾正用勺子一口一口給兒子挖西瓜瓢吃,急忙上前制止道:“拉肚子的人胃腸虛弱,不能亂吃西瓜的。”
老鍾笑了,說:“看把你急的,好像我會害了你兒子。你仔細瞧瞧,我喂兒子的是西瓜嗎?明明是打瓜好麼。吳大夫說了,吃打瓜可以快速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有助於身體恢復。”
李春花聞聽此言,這才放下心來。忙放下保溫桶,擰開,把疙瘩湯和雞蛋盛進碗裡端給兒子。
鐘山大口大口吃媽媽做的疙瘩湯,吃了滿滿一大碗,吃得滿頭大汗。老兩口互相對望著,又望望狼吞虎嚥吃疙瘩湯的兒子,開心地笑了。
這場“重症痢疾”就這樣一場狂風似的來,一陣細雨似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