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要引入南朝之人,就得讓他們融入體系,發揮作用。可南朝人的身份,又決定了大周不可能把這麼多的南朝人直接放到軍政體系內部的各個關鍵崗位。那麼,可用的方向也就不言而喻。

這個方向,是新的方向,也是此前中原王朝很少真正去插手的方向。如果在這個方向的經營成功,大周在商業貿易上,將會有更多的籌碼投入。但以重要性而論,這個方向又遠遠不及此前大周苦心經營的南北兩線,和大周持續投入資源,逐漸夯實優勢的關中。

所以,能夠抽調出來,負責在這個新方向開拓的人,也同樣不言而喻。除了因為擴張意圖過於強烈而受到嚴懲的尹昌等人以外,還能有誰呢?

耶律楚材多年來始終是皇帝身邊負責政務的首席重臣,在順水推舟、鋪陳事務上的本事,簡直可以說是當世罕見。崛起如此之快,各方部眾來歷如此龐雜的大周政權,始終能保持穩定的一體,多有耶律楚材的功勞,在這方面,尹昌不得不佩服這個契丹人。

接下新任務之後,尹昌就啟程出發。

路上他想過,恐怕自己今後許久,都會一直身在另冊,被當作需要嚴密監控的目標。饒是如此,他還是希望自己身邊擔負雙重責任的人少些。

否則,就算自己確實抱著立功贖罪的念頭,接下去的日子也未免過得太窒息了。

再看了短短片刻,他決定了,這數百人沒什麼問題,不必去天津府再挑了,就用他們。既然接受了新的任命,就該乾脆利落些,沒必要拖延。如果帶著這些人儘快啟程,他們的鬆散模樣也恰好能讓謀取的對手放心。

他略側身,衝著身旁另一人道:“這次的事情鬧得有點大,我琢磨來琢磨去,陛下一定全都看在眼裡,也沒必要遮掩。所以才幹脆上書,請求以你為副將。這次都還,貿易轉運上的維持,肯定得仰仗老兄。不過,咱們這樣的人,真就是盯著生意,只做個擺設?”

在他身旁的中年人,赫然是曾任南京路轉運使的嚴實。

嚴實是最早投靠郭寧的山東豪傑之一。和他一批的,還有張榮、張林、燕寧、董進等人,如今各自都得重用。嚴實本人在仕途上也走得很穩,曾協助徐?組建過山東的巡檢司,也曾擔任內應,取得濟南府。

他做內應那一次,坑的正是尹昌。而尹昌因此投靠了郭寧,又看好嚴實的才能,於是提出要嚴實做自己的副手。

這兩人的性格倒也彼此合拍,此後數載,尹昌從濟南到萊州,又從萊州到開封,嚴實也跟著尹昌,歷任諸多職務,一步步做到了南京路轉運使,即將成為大周舉足輕重的高官。

結果就在轉運使任上,他被尹昌坑了。

嚴實的兩個親信部下日常往來天津府和開封,孰料兩人都被尹昌說動,牽扯進了漕運的好幾樁事故。待到陛下震怒查問,嚴實因為知情不報,和尹昌一同丟官罷職。現在他也不得不來到海島,尋求立功贖罪的機會。

聽得尹昌這樣說來,嚴實不動聲色,但明顯在考慮著尹昌的話。

尹昌看看左右,放低了聲音又道:“咱們這趟遠行,非得成事,非得立功,而且還得做出點有鮮明特色的事,要比左右司更見成效。不然的話,咱們和李雲又有什麼區別?以後陛下還能想起我們這批身在海外的人麼?”

嚴實道:“老尹,若不是你成天想要生事,我還好好地做著轉運使,陛下不會忘記我。”

尹昌輕咳了幾聲,一臉尷尬地道:“你我還是向前看,啊?”

嚴實耐心的道:“那你說說,應該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