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一片譁然。

數百人同時回頭,去看那個射出箭矢的蘆棚,因為動作整齊劃一,發出了呼的一聲。

蘆棚裡,一名英氣勃勃的年輕人手持長弓,面對著眾人目光,毫無動搖。年輕人身前,身披寬大袍服的老人有些嗔怪地回頭看看,說了幾句,又轉回身,向高臺上的戲班子微微頷首致歉。

「趙方?」

尹昌一皺眉,隨即認出了這個老人。

數年前,趙方趁著金國兩家內訌,率軍一路打到開封城下,當時尹昌就在周軍陣中,曾經遠遠地見過趙方。後來大周建立,尹昌坐鎮開封,擔任南京副留守,而趙方則始終是南朝宋國設在京湖的邊防大帥。

周、宋兩國的對峙局面,大體延續了金宋並立時的格局,北國佔據了軍事上的優勢,南朝卻也自有內生的韌勁,並不似塊豆腐輕易屈服。兩家雖不開戰,但因周軍陸續恢復金國末年荒弛已久的邊防,大部隊調動頻繁。在漫長邊境線上,宋軍的應對,乃至針對排程和威懾,也不少見。

趙方便是在這段時間裡,主導諸多應對之人。某種程度上,他所在的京西、荊湖諸路,還對兩淮形成了有力支撐。因為一系列的功勞苦勞,就在去年,也就是南朝的嘉定十年,他被進升為顯謨閣直學士、太中大夫、權刑部尚書,地位和權柄都與大周的南京留守、元帥郭仲元旗鼓相當。

有關趙方的動向,留守司和統軍司都作密切的關注,隔三差五匯總訊息到尹昌案頭。誰能想到此人居然會偷偷地跑到開封城裡來?

尹昌的臉色難看。

郭仲元日常忙於整個南京路的軍備,實際負責開封府內外事務的,一向是尹昌。他在公務上頭,自問勤勤懇懇,並不懈怠或疏忽。

可看看今天的情形!

左右司的人在官衙內外出入無忌倒也罷了,那是皇帝的耳目,尹昌就算要追究,也沒有資格。可是,連趙方這種敵國大帥,也跑到開封來了?

他當開封是什麼地方?此人能來,必然先用賄賂、威脅等手段拿下了邊防哨卡,又得在開封城裡找到有力之人作為保護傘。這是把大周的軍事佈置滲透得千瘡百孔了!把開封城當做了說來就來,說去就去的無主之地!

趙方能這麼隨意來去,宋國的探子呢?南京路與宋國接壤,邊境自東至西足有一千八百里。開封如此,邊境會怎麼樣?

更可怕的是,開封城裡有什麼,能讓趙方這樣的大帥親自前來?難道是有人與宋國勾結,意圖……尹昌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先前與人搏鬥吃了虧,本來就身體不適,這會兒更覺得氣血翻湧,簡直要吐血。

此舉足見南朝宋國居心叵測!

此等敵國,怎麼能留?

尹昌立刻想到,非得嚴懲有關的官員才行。隨即他又反應過來,此時籠罩在自家身上的大難處,畢竟還是擾亂漕運,影響北方軍務的罪名,他下意識地側身,瞬間想要以此為理由,向李雲解釋自己力主南下的緣故。

才張了張口,卻聽李雲道:「老尹,別慌。那是我請來的客人。」

「什麼?」

尹昌吞了口唾沫,只覺難以置信:「李郎中,你是說,你請了南朝宋國的京湖制置大使,到咱們的南京城裡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