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宣德州這邊,是仇會洛這個西北招討使的駐地,但郭寧來得很急,仇會洛沒來得及趕到迎接。前幾日裡,因為別勒古臺和也裡牙思兩個忽然掛出了高額賞格,引得各地蒙古人紛紛躁動,許多部落都派人出外,四處。

仇會洛知道,蒙古人數年沒有劫掠的機會,許多部落都窮瘋了,盯著一點好處就拼命使勁。但這麼大規模的人員躁動,又未必不是排程人手,試圖南侵。職責所在,仇會洛立即傳令緣邊各地提高警惕,他自己則立即巡視各處深山要隘,以防萬一。

郭寧抵達宣德州的時候,他正在密谷口一帶督促關隘防禦。

當然,這也是仇會洛聰明的地方。呂樞此行,目的是皇帝的私事,並未大張旗鼓,他這個招討使本來也只知道隱約風聲。現在出了亂子,他也不急著往皇帝面前湊合,省得尷尬。

大周的皇帝本來就是軍隊的直接統帥,若有決斷,自可以隨意調動邊疆軍政力量,無須仇會洛特意摻和;真有用得到招討使的地方,他三四天後也就到了。

所以這會兒向郭寧解釋呂樞失蹤緣由的,就只有趙瑄一個。

“草原上的千戶那顏們談吐利益,絕不敢擅自殺人,可慮的反而是底下的窮鬼,所以我才讓別勒古臺去懸賞。也裡牙思倒是自家跳出來的,但他和我們一向有私下的默契,並不至於出格……”

趙瑄看看郭寧的臉色,低聲道:“不止蒙古人在找,我們自家放出風聲讓人在找了,對外的說法,失蹤的天津府上海行裡有股份的小東家,還讓上海行的人出面設了賞格。陛下,賞格也沒設得很高,就按照別勒古臺最先提出的那些。太低了,誘惑不足,太高了,唯恐那些蒙古人奇貨可居,和我們玩心眼……”

他平日裡話並不多,但對著當年的統帥、如今的皇帝,越想要解釋這其中的緣故,難免就越是緊張,搞得講話十分囉嗦。

趙瑄的求生欲也挺強。來見皇帝之前,他算來算去,覺得自家一個人勢單力薄,盧五四又停留在草原上繼續追索,便又叫了仇會洛治下,足足七八十名在草原邊緣有些實力,又和大周親善的人物過來。

說到這裡,見郭寧的視線掃過後頭若干人,趙瑄連忙道:“另外我還召集了宣德州這邊可以深入草原的可用之人,大體……大體都還信得過。陛下若覺得其中有誰讓人放心的,我再私下吩咐幾句,便讓他們多帶人,趕往烏沙堡附近接應!”

頓了頓,他又道:“至今為止,小公爺的真實身份沒有洩露。我和他們講話的時候,也會格外注意!”

說到這裡,他又有點後悔。因為先前呂樞北上,便是因為趙瑄在奏書中拍著胸脯保證,說包括也裡牙思在內的許多蒙古人都收了大周的好處,漢兒商隊往來如履平地。這會兒自己再這麼說,簡直是在打自己的臉。

….

他連忙抬頭,發現郭寧又往旁邊土坡去了。

“咳咳……陛下,這裡就是我方才說的駱駝場城,早年金人造的……”

“我來過此地。”

郭寧簡單回答了一句,縱身下馬往土坡上走。

土坡周圍的灌木和雜草橫生,有些長得一兩丈高,倪一帶著幾名侍從趕到,用直刀把灌木都砍開。

郭寧站上坡頂遠眺,但北面的山地漸多,其實並沒能看到很遠。

趙瑄沒話找話,繼續道:

“這裡原來是蒙古千戶拉克申控制的牧場,方圓五十餘里,北面以山地為主,是蒙古人打獵的地方。此前我們沒有恢復這裡的建築,因為周邊水源缺乏,而且距離宣德州稍微遠了點……但今年以來,宣德州和縉山等地已經連點成線,可以再往細處控制,如果恢復這裡的駱駝場城,南面可以放牧,也可以種田。再用軍臺和東面的大土城、小蘭城連線起來,那就等若往高原打入了深深地楔子。”

郭寧站在坡頂,看斜坡從北面一路延伸,到處都是青色的雜草和灌木,在近處看來很顯莽荒,往遠處則似綠色的大毯。郭寧隱約記得,西面十數里開外還有條小河流淌,足夠作為飲水的水源。趙瑄說水源缺乏,一定是他記錯了,要麼就是他過於緊張,開始滿口胡柴。

“我記得你說過,那個拉克申千戶,已經處置了,是麼?”

“是,此人甚是桀驁,而且手裡的血債不少。他部下有個漢兒奴隸叫盧五四的,見了我們在縉山的經營以後,當晚就折返回去,把他殺了。按照朝廷的意思,這個千戶現在被拆成了八個部落,領民的千戶那顏都在那裡等著。”

之前趙瑄介紹過,被他召來的這些人裡,有領著錄事司特別津貼的小商行頭目,有專門替大周駐軍幹髒活的馬賊首領,有過去數十年裡逃亡到草原,逐漸聚族而居的流民首領。還有人雖是蒙古貴族,但已經習慣了為大周鞍前馬後,既能替商隊做護衛,一會兒能替駐軍幹髒活。

郭寧這會兒凝神看看他們,才發現其中的蒙古人數量真不少。很多蒙古人還額外穿了身漢家袍服,以讓自己看起來鄭重些,但他們很少洗澡,袍服底下的皮裘之類也不洗,人多了聚集在一起,那種馬匹和羊群特有的味道就濃烈起來,郭寧估摸著,自己不用看,光是靠鼻子聞,都能聞出他們的身份。

當日成吉思汗打算發動西征,與尼倫蒙古本部關係較疏遠的若干千戶立即叛亂,結果遭到殘酷鎮壓,只剩下六個千戶逃離草原深處,託庇於大周在草原邊緣設立的連綿防線。

但大周也不是善茬,在之後的數年裡,這六個千戶陸續發生了鉅變。

原本駐在這裡的拉克申千戶被遷移到了縉山,包括拉克申、哈馬魯丁、俄木布等有實力的首領皆死,部民則被拆分成了八份,由八個蒙古人分領。

….

除此以外,較有威望的蒙古人都被授予了“千戶那顏”的頭銜。以至於縉山的駐軍開玩笑說,但凡趕著十頭羊以上在路上走的蒙古人,別急著呵斥他們讓開道路,可能他是個尊貴的那顏老爺呢。

一樣被拆分的,還有其他三個不那麼恭順的千戶部落,頂著“千戶那顏”頭銜的人多到了四十多個。這會兒趕到宣德州來等候郭寧吩咐的,就有二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