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屠殺(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郭寧稱帝,當年和他一起在血泊裡打滾的夥伴,全都成了高官貴胄。按說居移體養移氣,環境變了,人的氣質儀態自然也變。更不消說這世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做官了。
為人做牛做馬,為人流血犧牲難,可身居千萬人之上指手劃腳有什麼難的?就算指手劃腳錯了,也是下面人血流漂櫓,哪裡影響得到上頭大人物的榮華富貴?
自古以來,做官容易,所以人人想著做官。所以無數政權在崛起的路程上,人人誓死奮發,到了大局已定富貴在手,人人腐化墮落。本該衝鋒陷陣之人,個個都以事必躬親為恥,躲在後頭指點江山,拿著鞭子在底下辦事之人的腚上抽風。
郭寧十分厭惡這樣的情形。
但他也很清楚,人心如此,而自己並不具備特殊的政治智慧,根本解決不了人心所向。
他只能在軍隊體系裡,竭盡全力地排除這種負面影響。
在軍隊的基層,按照制度,每一家軍戶與自家蔭戶自成一體,每一個軍人自身就是地主。軍人與直屬上司沒有明顯的階層差異,那麼只要勇武之風尚在,就總能保證基本的經濟條件和上升渠道。
在軍隊的高層,大周的皇帝,軍隊的統帥郭寧自己,就是動輒親身上陣與敵搏殺的狠人。而就在不久前,南朝宋國的海面上出了問題,郭寧一聲領下,就派了個開國的縣伯,防禦使級別的重將南下應對。
海上風急浪高,數千裡往來,腦袋都得拴在褲腰帶上,史天倪此行,落在外人眼裡還真顯膽色。郭寧便是以此不斷提醒麾下眾將,大周朝的榮華富貴有的是,唯獨一點,所有人都得把刀子繼續握著,把腦袋繼續拴在褲腰帶上,給我紮紮實實地辦事!
趙瑄和史天倪曾一同在草原遇險,兩人是有交情的,而趙瑄身為駱和尚的舊部,又對史天倪在官運亨通格外敏感。他比旁人更清楚郭寧的喜好,所以這一兩年來,縉山本地軍民或者周邊依附於大周的部落首領,普遍都覺得縉山防禦使趙瑄身上沒有官氣,沒有架子,骨子裡改不了那種東奔西走的小商販作派。
從草原到縉山,這裡那裡,什麼事他都要自己參與一下,什麼事都要親自跟一跟。外人說的過分點,趙瑄這就是小家子氣,拿不上臺面。
趙瑄確實是這樣的人。
所以,大周的縉山防禦使,中都以北正對草原的西北路招討司轄區內,地位僅次於招討使仇會洛的重將就這樣站到了蒙古人身前。
近兩年裡,因為中原皇帝換了人,蒙古人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南下劫掠的快樂,偶爾有幾個特別大膽的部落,很快就遭到周軍騎兵的報復。蒙古核心本部的幾個千戶,都已經窮了很久,至於手底下普通的蒙古人,更是窘迫。
終究草原上的出產太過單一了,牛馬牲畜養得再多,也不會變成別的東西。早幾年劫掠回來的好東西,無論綢緞布匹還是茶葉,用完了就不再有。眼看著文明世界的享用一點點少了,所有人要回到原來那種粗獷的生活,心裡著急上火的人到處都是。
所以這會兒,當突襲庫區的蒙古騎兵把一群群漢兒從倉庫裡驅趕出來,又想到倉庫裡堆積如山的貨物,一個個地鼻孔擴張,喘起了粗氣。便是最沒見識的蒙古人也能明白,這庫區裡任一座倉庫的物資,都比得上一個千戶南下辛苦搶掠所得,足夠讓一個蒙古聚落過一百年的好日子!
怪不得也裡牙思的青鹽生意如此紅火,怪不得他這兩年裡手面闊綽到這種程度!
這些好東西,現在都是我們的啦!
來時他們的首領專門吩咐,搶掠可以,殺人立威也可以,卻不要殺人太多,以控制庫區的實際需求為限。那些商賈們全都是會下金蛋的雞,就算要殺,也得留著榨足了好處,慢慢殺。
可那麼多蒙古騎兵到了庫區以後,眼看著金山銀海,幾乎當場就要瘋,手上更是格外沒有分寸,短短片刻,就已經肆意砍殺了將近百人。如果沒有人強力制止,他們殺光庫區所有人也不會有半點心軟。
首領也吩咐過,庫區裡的物資不能亂動。也裡牙思自然要受懲罰,但不代表他手裡的財富可以隨便分給別人,早有地位高的那顏們等著吃肉,頂多給底下人喝口湯吧。
但這會兒,許多蒙古人已經顧不得十夫長、百夫長的命令,正嘻嘻哈哈從一個倉庫衝到另一個倉庫,把綢緞扯散了裹在身上,又用皮囊盛了酒喝。
有個那顏對此很是不滿,又派了好些騎兵去維持秩序,於是庫區裡愈發混亂了。
這時一個漢兒越眾而出,大膽的舉動立刻引起了好幾名蒙古騎兵的注意。
趙瑄哈哈一笑:“我是趙瑄,讓你們的首領來見我。”
他說的居然是蒙古語,放在外人耳裡,只覺得咕嚕咕嚕繞嘴,但落到蒙古人耳中,簡直字正腔圓,而且很偏向乞顏部的口音。而他自報的姓名,更讓幾個蒙古人全都吃驚。
他說什麼?他說他是趙瑄?縉山防禦使趙瑄?
這兩年裡,位於草原東部的蒙古部落可沒少吃這人的苦頭!
我們怎麼來了這樣的好運氣,抓住了這條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