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虎皮(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按照簿冊上的記錄,求見郭寧的宋人官員是趙方和宣繒兩個。
此時宋軍除了一部分依舊駐紮在南薰門和圜丘一帶,與定海軍將士隱約對峙以外,大部分已經退回了最初的營地,距離開封數十里。
這兩人,便是宋軍臨陣反覆,導致定海軍大量死亡的主導者,此前竟只帶了幾十個隨從,在城裡悠遊,膽量實在是不小。
不過,定海軍的將士們也沒給他們什麼好臉色,他們想去的蕃衍宅、龍德宮,乃至大相國寺等地,都在軍管之下,不能進入,唯能遠眺而已。
兩人頗覺這些早年遺蹟傾簷缺吻,無復舊觀,又想去往宮城,收拾當年大宋東京汴梁的遺物,於是遣人通傳,一來意圖當面懇請郭寧允准,二來也想透過直接的交流,消弭兩方之間的誤會。
到了傍晚時候,有定海軍的使者過來,說周國公公務繁忙,將要連夜與各方各面議定軍政事項,若宋使有意,可以到周國公落腳的興教寺裡等待,若周國公有暇,會在最後接見。
趙方和宣繒不敢怠慢,當即便去。
結果這一去,足足等了整夜,幾番詢問,都被郭寧的傔從一直拖延。他二人又不能失禮,只得衣冠整肅地在客院裡整整坐了一夜,都不敢稍微往憑几上靠一靠,打個瞌睡。
趙方起初以為,郭寧惱怒於宋軍的反覆和史相的詭謀,所以特地安排在這時候會見,來折騰自己這把老骨頭。結果周國公的公務繁忙真不是假的,他隔著院門向外探看,只見文武官員流水價往來。
有個身著高官服色的年輕人,就從趙方所在的院落門前走過。他帶著好幾名吏員,個個都捧著厚重卷宗,還有用推車裝運的,正往另一處燈火通明的院落裡去,看樣子,手頭的事情不僅多,而且急。
直到天色微明,郭寧才派了侍從過來召喚。
待要出發,趙方忽然又想到一事。
他是鎮守邊疆的將帥,而且數十年宦海浮沉,甚是謹慎。在未曾得到行在明確的准許之前,他可以針對局勢做出許多決斷,卻不合與郭寧做外交上的接洽。
何況,對著定海軍這個神速崛起的勢力,大宋的朝廷、大宋的丞相乃至大宋的官員究竟秉承什麼態度,究竟將之當作敵人還是友方,實在有太多難以索解的地方,很可能有些事情根本不能被外人知曉。
所以趙方陪著宣繒在客舍等待了一晚,臨到頭來,並不與宣繒一同參加會談。
這個決定看起來沒錯,因為次日早上宣繒回返的時候,看起來疲倦異常。反倒是趙方好歹瞌睡了半個時辰,還能領著宣繒,慢吞吞從興教寺裡溜達出來。
夏秋之交,天亮得早。清晨時分,昨天經歷奮戰的將士們便陸續甦醒了,街道兩旁被軍人接管的寺廟和宅院裡,漸漸傳來將士操練的呼喝。
打過了大仗以後,軍隊會休整一段時間,早上不號令起床,也不用列隊訓練。趙方也已經知道,定海軍裡不存在要求正軍去參加勞役的事情。在這上頭,他們秉承著女真人軍隊的習俗,在正軍之外,保留了數量龐大的阿里喜,也就是輔兵。輔兵們會做各種雜事,現在正軍只需要吃和睡,蓄養體力、恢復傷勢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街道拐角處傳來骨碌碌的車輪碾地聲,那便是輔兵們用大車裝運著食物,送往自家營地。
一處處院落裡,本身也有輔兵在起灶生活。但這些大車裡裝的是肉食,而且烹飪的時候放了許多香料,隔著很遠,趙方都能聞到濃烈的香氣,那應該是昨日定海軍洗劫不少高門貴胄的成果,無論香料和肉都是。
很顯然,雖說南京朝廷手裡的糧食積蓄幾乎見底,但城裡高門貴胄藏了許多好東西,以至於清洗過城池的定海軍將士可以吃上大餐。
估計這幾天裡,將士們都會享用得很舒服。
對於常年訓練和戰鬥的武人來說,這種勝利後的輕鬆是最愉快的。打了大勝仗,殺死了無數敵人,還奪取了敵方的國都,摧毀敵人的政權,這樣的大勝,其意義不止在軍事。每個士卒都知道,這必定會導向後來周國公的稱王建制,也必定會伴隨著大量的封賞。
當然,自己活了下來,能夠享用到即將到來的封賞,那就更讓人愉快了。
趙方和宣繒兩人站在路中央,看到某個士卒隨手揮舞著武器,活動筋骨,練了幾下,忍不住開始唱起歌。隨即有人與之迎合,一起歌唱,有時候他們唱的是軍歌,有時候則換成了某種腔調滑稽的小曲,引得旁人鬨笑。
趙方環視街道兩旁,也看到將士臉色不太好,甚至陰沉的。
那肯定是因為袍澤兄弟或好友在昨日的戰鬥中犧牲了。
趙方很熟悉這種心情。這些將士的情緒會一直低落很長時間,而且暴躁易怒,容易成為軍中鬧事的由頭,甚至可能引發營嘯。所以對這些人的彈壓和監控,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他隨即看到,有定海軍的軍官去安慰他們,還指手畫腳地講著什麼,竟然引得這些將士連連點頭。
趙方湊近了幾步,去聽某個軍官說什麼。
北方人的口音和南方人大不相同,好在這軍官只是基層的普通小軍官,口才不怎麼樣,翻來覆去的話語挺簡單。所以趙方連蒙帶猜,聽明白了好幾段。
大致的意思是,這次大戰非同小可,戰死者必定會供入英烈祠,得世代奉養,說不聽替他們做法事的,還是全真教的老神仙。另外,戰死者的家裡,會有免賦的待遇,會得賜田,孩子會有進學讀書的資格。
這些事情,光靠著孤兒寡母怎麼應付?軍戶們沒事還要彼此幫襯,你既然和戰死者交情深厚,更該出面替他們頂門立戶!
你把好兄弟的一家人照顧好了,勝過在此虎著個臉給大家看!你若能不斷立功受賞,就能把他們照顧得更好!
那軍官說到後來,語氣嚴肅,好像給士卒下達了重要的任務。而士卒的臉色便隨著軍官的言語一點點好起來,他拍著胸脯向軍官保證,必定會照顧好會做到某些事情。
仔細想一想,這些詞句對趙方來說,並非不能理解,大宋對陣亡將士也有各種撫卹。但那大都是給予軍將的。大部分普通士卒死就死了,如果死後家人無以自存,頂多能獲得所在官司按照鰥寡孤獨的標準給出奉養,以免餓死罷了。
趙方時常拿出錢財,賑濟生活艱難的將士家眷,已經算少有的善舉。哪可能像是定海軍這樣,一個個普通士卒都可以討論那麼高規格的身後事,然後還真有一套應對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