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太學(中)(第1/3頁)
章節報錯
赤岸橋離著渡口不遠,太學生們群情激憤,奮臂攘袖,很快就要到李雲跟前了。李雲看見幾個曾和李雲一起歇宿花船之人,尤其義憤填膺,當先指指點點:“就是那廝!那廝先前裝作我朝官宦子弟,是個奸細!現在如改頭換面,又成了使者!”
大家夥兒花天酒地的交情,這麼快就忘了,真是絕情。
李雲撇了撇嘴。
當日和這幾位吃喝的時候,曾聽他們炫耀說,每逢宋國的太學招考,從各地聚集到行在的讀書人,多達十餘萬之眾;而十餘萬人裡,太學只取兩三百員額而已。也就是說,這些人個個都是千中取一的讀書種子,放在南朝人的眼裡,一個賽一個的金貴。
而這些人以後或者入仕做官,或者為人幕友清客,對宋國的朝局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
大金立國百載,與南朝和戰輪轉不休。大金在武力上的優勢雖然不斷削弱,但始終存在。與之對應的,宋國在外交上的優勢不僅始終存在,而且不斷加強。
這不止是因為南方的文教遠遠凌駕於北方。南朝群臣從讀書的時候就慣於牽扯政治,再經過日常彼此傾軋,鍛煉出的心機權衡本領,絕非動輒拔刀子的女真貴族能比。
如果定海軍取代大金,南北之間依舊會使節往來不斷,今天這種場景也會不斷髮生。如李雲這樣的人,已經是周國公手下少有的幹才,但他面對這種局勢依然有些雲山霧罩,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少是對的,又有多少墮入了旁人所算……換了別人來,會怎麼樣?
太學生們越接近,越顯得人山人海,史寬之沒吹牛,真有上千人之多。
好在這些人不會全都是來挑釁的。太學生都是聰明人,真正擺明車馬鬧事的,頂多有十幾個、幾十個人。其他人都事前商議好了,打著看熱鬧的旗號,跟著湧來湧去。有司明知道他們推波助瀾,也奈何不了。
在太學生的隊伍後頭,隱約還有更多的人。大概是船隊沿著上塘河過來時,沿途聚集的幫閒、遊手。人群外頭居然還有推著小車的商販,一邊跟著,一邊叫賣小吃和姜蜜水、木瓜汁。不得不承認,臨安城裡城外的百姓,日子過得不錯,這股閒到無聊的精神勁超過常人。
幾十個帶頭的,上千個起鬨的,還有數量不明看熱鬧的,全都要過來了。
擺出惡狠狠架勢,痛罵他們一頓?
史寬之這廝,只說這些太學生以為定海軍可欺,想要在兄弟之國的虛名之外再取實利。但他介紹的情況,也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他推薦的應對辦法,就能相信麼?
萬一鬧出事來,這些太學生不管不顧地上來廝打,我李某人對付三五人也還罷了,難道真能一騎當千?李雲雖上過多次戰場,自知武勇不是強項,想到這裡,連連搖頭。
搖了兩下,腦海中忽然靈光一現。
他猛地回頭,才發現史寬之等人這會兒又退開了些。他連忙揮手召喚:“兄長!兄長!”
李雲這麼當著眾人的面親熱叫喚,史寬之還真不能不離。當下他匆匆離開人群,小跑到李雲跟前:“賢弟,還有什麼話說?”
“忽然想到件要緊的講究,非得立刻告訴兄長!”
李雲往史寬之身後張望兩眼,又道:“這個講究干係重大!在那邊的,是不是史嵩之和薛極兩位,請他們來,我得抓緊時間,告訴你們三位才行!”
這李雲偽作賈似道的時候,可是極盡攀附,衝我磕過頭的。當時我和史嵩之、薛極兩個,捏死這小子便如捏死一隻螞蟻!誰料他這會兒抖起來了,叫喚當朝丞相的侄兒和親信,都敢直呼其名?實在無禮!
史寬之有點不悅,但眼看李雲滿臉急躁,唯恐真有什麼大事要講。況且這會兒太學生們又越來越近了,真到了兩邊對上的時候,史寬之若被李雲扯著,那可危險的很。
當下他呼喝史嵩之和薛極兩個也來。
眼看太學生的人群將至,史嵩之稍稍猶豫,薛極倒是積極,但他年紀不輕了,腿腳不靈便。
史寬之皺著眉頭轉回來:“有什麼講究,趕緊先對我說了罷!一會兒太學生們湊近了,你我站在一處,容易引人誤會。”
又是個絕情的,方才都熱烈擁抱過了,這會兒站一處都嫌棄。
李雲哈哈一笑,大聲問道:“咱們今日的講究,就是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顯得我家國公強悍威嚴,顯得我這個北方來使強硬異常,凡事絲毫不讓,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