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爭衡(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次,宋國京西北路的兵馬行動再快,也不可能在得到南朝皇帝旨意之後,這麼快就打到河南腹地。這趙方是文臣領兵,又不是南朝那位嶽爺爺!唯一的解釋,就是完顏訛可這廝很可能一直在謊報軍情,假作己方戰勝,其實宋軍早就把戰線反推到金國境內了。”
彭義斌忍不住罵道:“完顏訛可早年在地方剿賊,每捕捉到一名所謂賊寇,好以草火燎之,因其殘忍暴虐,而得了個草火訛可的名頭。現在看來,這廝不止是草火訛可,更是草包訛可!”
郭寧微微點頭,繼續道:“第三件事,則是宋國雖然朝政敗壞,但在地方上,仍有敢當責任的大員,通曉軍機的將帥、敢打硬仗計程車卒。那趙方所部兩萬人,從棗陽打到許州境內,其間要拿下好幾座堅城,打破多個駐軍的營壘,他們的戰鬥力非同小可。”
眾將正待點頭,尹昌道:“主公,還有第四件事。”
“講。”
“宋軍從棗陽打到郾城,一路戰而繼進,足足六百里的行程。他們需要糧秣物資的支撐,需要民?,需要鄉導,這些要在短時間內當場籌措,可不容易。所以,足見南京路的地方上,心懷故國之人甚多。”
郭寧眯起眼,再次看看地圖,點了點頭:“沒錯,當是如此。由此繼續想下去……”
宋人的行動倒也可以理解。宋國固然衰頹,但比起大金國這兩年無日不戰、白骨遮野的慘狀,總還強些;宋國的軍政實力,較之於以南京路維基業勉強維繫半壁江山的開封朝廷,更是強出不少。
此前中都、開封兩家平分大金疆域,宋人因著當年畏懼廝殺的慣性,下意識地試圖同時討好兩邊,以外交和經濟上的手段達成以宋國為主導的北方平衡局面。
但隨著郭寧的定海軍驟然出兵,開封朝廷的虛弱一下子顯露無疑。那麼宋人對還於舊都的渴望,便勝過了對戰爭的畏懼,他們也就大膽了起來。
在正對定海軍的淮南方向,宋人或許還不敢亂動,定海軍卻也不能阻止他們從京西出兵一試。
“完顏訛可、完顏賽不兩部,還有開封十三都尉所部,都在和宋人的廝殺下損失慘重,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不過……”
郭寧再度環顧左右,笑道:“也不知李雲這小子在宋國究竟說了些什麼,真就把宋人的胃口吊起來了!看宋軍這架勢,這是要大顯身手,打算插手開封,恢復舊都呢!”
韓煊搖頭:“這一支宋軍的膽子不小,可他們絕然不能匹敵我軍的威力。任憑他們想要怎樣,咱們以強力破之!”
尹昌沉吟:“非也非也,宋軍現在是我們的盟友,雙方有千絲萬縷的合作在,我們何以施展強力?這就不是戰場廝殺的事情!關鍵是,宋軍既然介入開封周邊,本來的兩方成了三方,咱們所面臨的局勢就有了新的變數……”
能夠參與這等軍機商議的,都是精明強幹之人。這些年裡,他們從小卒小將做到執掌一方軍政,隨著眼界和見識不斷開闊,判斷愈發敏銳。尹昌說到這裡,所有人恍然大悟。
韓煊一拍桉幾,震得桌上文房四寶亂跳:“開封城裡主事之人膽略非凡,也真能豁的出去啊!這支宋軍便是開封方面的後手!”
“沒錯!沒錯!”
郭仲元連連點頭:“我軍費了這麼大的工夫,目標就是開封,我們絕不可能放手。而南朝宋國的史彌遠驟然從主和轉為主戰,必定要付出巨大的政治資源,對他來說,必須得到足夠份量的回報才行。他希望的回報,十有八九便是南京路,便是開封府!”
“這支宋軍既然到了郾城,接下去意圖坐山觀虎鬥也好,火中取栗也好,只要他們在場,就會被開封方面所利用。開封朝廷一日控制著開封城,一日就奇貨可居,就能待價而沽!而我們和宋人,全都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