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良機(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西兩個金國,雖然彼此勢不兩立,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去年以來,郭寧的權勢越來越強,權臣姿態也越來越足。中都、河北等地的女真人看在眼裡,難免驚恐。待到皇帝悽慘墜死,朝廷固然義正詞嚴,宣講都元帥的忠不可言;但各地女真人又不是傻子,他們陸續掀起南逃的浪潮。
尤其是河北東路各州曾得僕散安貞的經營,是勐安謀克組織較完善的地方。管轄此地的李霆壓根不承認本地女真人的存在,固然強行打散了很多人抱團的企圖,也難免激化當地勐安謀克的躁動。
對這種逃亡的情形,郭寧並不特別介意,還曾給磨刀霍霍的李霆傳信,讓他高抬貴手。按照有司的統計,隨後短短半年裡,約有三四十萬的女真人從中都、河北等地攜家帶口逃亡到了大名府和邢州、相州一帶,然後又有相當部分渡河南下,聚集到開封周圍。
這都是大金的內族、國人,是憑著對大金的忠誠才能如此。開封朝廷站在任何角度,都不能苛待他們,反而為安頓他們花費不少。而這些人裡頭包括了許多官員貴胃,他們的親朋好友、故舊門生,依舊在中都朝廷的控制區域生活。
去年下半年以後,隨著蒙古人的退去,中原、河北大地上的社會秩序逐漸穩定,已經崩潰的道路交通也開始恢復。無處不在的流民少了,行人不用擔心半路上被他們宰了做成人脯;聚眾自保的山寨水寨裡,首領人物也陸續得到周國公賜予的官職,開始考慮帶著部下回到故鄉,繼續以農耕為業。
這樣一來,東西兩家綿延千里的邊境線上,人員往來很難阻斷。往來既然便捷,南逃的女真人便開始呼朋喚友,進而引起了又一次難逃的風潮。
好在當時遂王完顏守緒登基建業,招撫天下豪傑之士,開銷已然極大,這時候再有數十萬女真人南投,開封方面實在供應不起。且開封朝廷雖然自詡繼承大金的統序,朝堂上掌握權柄的,卻有田琢、侯摯等漢兒大員,他們未必樂意大批女真人貴胃湧入朝堂,打破原有的平衡。這一次風潮的規模,便遠不如先前。
饒是如此,南逃的女真人一直都沒有少過,而抵達南方的女真人越多,開封朝廷打探中都內情的能力就越強。
哪怕郭寧藉著由頭,清除了不少可疑分子,但效果終究有限。
一直以來,定海軍政權力圖全盤繼承大金在草原南部和東北內地的經營,這是軍事和政治上的要求,也是經濟上必須的保障。要拉攏東北內地的無數異族,他便不能總是對著女真人喊打喊殺。
大遼和大金統制北方數百年,定海軍中多的是胡兒或有胡兒血統的,郭寧也不可能頒出個殺胡令,單把女真人抽出來宰了。
結果便是,中都的軍政情報,在開封看來殊少機密。
郭寧在漠南山後重新恢復界壕屯堡、遷徙軍民屯田,招募草原上亡叛部族的努力瞞不了開封方面。
他在北京路和東北內地優容女真人軍閥,持續以財力收買諸多酋長、渠帥的手段瞞不了開封方面。
他以中都路直沽寨為中心,動用大量民伕營建霸府,定名天津,並試圖以此為基拓展海上的利益,這依然瞞不了開封方面。
某種程度上,這些內情不斷外傳,甚至促使了開封朝廷南下劫掠。
畢竟定海軍的勇勐強悍,天下鹹知。如果郭寧帶著二三十萬的兵馬虎視眈眈,擺出一副急於東征西討,混一天下的架勢,開封朝廷不止不敢妄動,還得竭盡全力去加強從大同府到大名府的軍州守備。
但隨著那麼多的訊息不斷傳來,進而匯總於開封中樞,大家就看明白了:
整個北方被蒙古人掃蕩過以後,已經是一個爛攤子。郭寧既然接手了這個爛攤子,就得勉力維持。
自古以來,維持爛攤子這種事,都會消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何況郭寧初掌大權,把很多事都看得簡單,他不止維持,似乎還在竭力縫補修繕,想要恢復民生,進而奠定新朝的基業。
不說別的,光是天津府的經營、漠南防線的恢復兩項,就幾乎是無底洞。當年海陵王傾天下之財營建中都的結果,章宗皇帝為了界壕耗盡國朝人力物力的舊事,都還歷歷在目。郭寧得有多大的財源才能做到這些?
開封朝廷的重臣們替郭寧算過很多次賬,他們非常確定,郭寧要新闢財源,只能著手海上,而著手海上先得鉅額投入,這一進一出,短時間內頂多是個平賬。
進而群臣也就確定,在這種局面下,在短時間裡,定海軍根本沒有大舉行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