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約定(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聽到那位叫做趙瑄的將軍勒馬於城門之前,有些疑惑地道:“本以為,元帥會和拖雷談得久些,我還讓人去宰了兩頭羊,擺出東道主架勢呢!”
“宰了羊也是我們自己吃!便宜蒙古人做甚!”
回答他的,便是先前抵達縉山城的那位郭元帥。聽他言語,好像心情不錯。盧五四覺得,這位郭元帥既然給眾人加餐,定是個好人。
郭寧的心情的確還不錯,所以才哈哈笑著,開個玩笑。
但是當眾人都鬨笑附和的時候,他又沉默了。
於是部屬們又紛紛住嘴,肅然環繞在他周圍。
郭寧站在城門前,往外遠眺。夏秋之交天黑的晚,夕陽已落下好一陣,天空依然是亮的。所以拖雷和隨從們的背影,就能看得很清楚。
】
他們一行人將要沒入林地後方的時候,拖雷居然還勒馬回頭,向著縉山城的方向揮了揮手。
這是郭寧第二次和拖雷打交道了。上一次在來州海倉鎮的時候,拖雷是個俘虜,但表現出的姿態驕狂的很。郭寧不得不上拳腳伺候,才讓他搞清楚自家所處的位置。這一次,拖雷卻和先前大不相同。
這個年輕的四王子沉穩了很多,也聰明瞭很多,他甚至還學會了漢話,與郭寧交談,無須通譯。而且,他非常誠懇地,確確實實把定海軍當做了地位等同的對手。
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自大安三年以來,蒙古軍在和金國的戰鬥中取得了太多次勝利。如果把每一處城池易手,乃至每一次數百步騎規模的野戰廝殺都算上,兩方的戰鬥至少也有三百次以上,在其中,蒙古人能贏去二百九十場。
太過密集的勝利,使得蒙古人面對金國的任何人,都自覺佔據心理優勢,不把對方看在眼裡。這種心理優勢已經根深蒂固,甚至成吉思汗這樣的統帥都會因此而在面對郭寧的時候,做出錯誤的選擇,以為可以一擊致命。
但拖雷真的很聰明。
他在方才的會談中十分客氣,甚至有些謙卑,一點也不為曾經的勝利所囿,也不避諱己方的失敗。
這樣的人,這樣的態度,讓郭寧十分警惕。因為比兇殘的狼群更可怕的,只有既兇殘又狡詐的狼群。如果郭寧有足夠的兵力,足夠的後勤支撐,他寧願立刻起兵,一口氣殺盡草原深處,來個犁庭掃穴,永絕後患。
可惜郭寧沒有,定海軍的擴張確實已經到極限了。散居草原的蒙古部落也根本沒有都城或者物資集散的中心區域,值得定海軍去攻打。
蒙古人當然不可能在一次野戰中壓倒定海軍,可是定海軍如果貿然深入草原,在蒙古軍永無休止的滋擾和圍獵之下,結果一定會是慘痛的失敗。
對此,郭寧很清楚。按照拖雷的說法,成吉思汗也很清楚。
眼下的兩家,彼此都奈何不得,彼此都急需充實或者恢復自身的力量,以求下一次戰爭的勝利。在下一次戰爭到來之前,雙方的任何衝突都沒有實際意義,徒然拖慢各自前進的腳步。
所以,一個彼此心照不宣的約定就成了必然。
這約定無需落於文字,也無需質押,因為郭寧和成吉思汗都不會受文字或質押的限制。
這約定也不止代表了短暫的和平,更代表著更慘烈、更可怕的決戰遲早會到來。
郭寧繼續眺望,直到暮色籠罩四野。縉山城周邊的田畝和溼地漸漸看不清楚,遠處的疏林和草甸都在風中起伏不定。更遠處,連綿遠山沉默矗立,阻擋了通向萬里草原的步伐。
“到今年年底,你們要把控制區域推回到野狐嶺,蒙古各部不會有什麼大動作,但你們要做好應變準備,不得懈怠。境內各處的建設,都給我十足加緊。”
眾將齊聲道:“是!”
郭寧撥馬回頭。他走了兩步,才注意到大批漢兒奴隸已經跪伏了很久。
“讓他們都起來。這麼多人動不動就屈膝跪倒,我看著不舒服!”
眾將連忙四散呼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