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平定(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木華黎醒的很早。
他所下榻的房舍,自然是專門挑選出來的廣廈大宅,配著美妾和僕役服侍。屋裡龍泉瓷的三足香爐上,名貴的檀香冒出縷縷清煙;他置足的腳踏乃是龍鬚象牙的材質;床榻邊的半圈是梅花帳、玉屏風;而正對床榻的牆上,還掛了南朝宋國有名文人的手書珍品。
如果木華黎懂得漢兒文字,就知那上頭寫道:“燕石扶欄玉作堆,柳塘南北抱城回。西山剩放龍津水,留待官軍飲馬來。”
木華黎下榻之處,就在龍津水畔。而大蒙古國的軍隊如今飲馬中都,儼然已經是官軍而非韃子了。挑選這幅字的人,不僅深悉逢迎之道,還是個風雅之人。
可惜這一整套的心思,在木華黎面前全然無用。
木華黎是純正的蒙古人,性子剛健質樸,全然不好虛文,也不懂虛文。他在這屋裡睡了兩個時辰不到,只覺得不如帳篷舒適。所以他醒來以後,乾脆地走到窗前站定。隱約聽到外界哭喊、叫嚷、奔跑和追逐聲的時候,他才覺得舒服很多。
屋簷下涼風撲面,貫入他鼻腔的,盡是煙火繚繞燻燒的氣味。
他身處一座樓宇的二層,樓宇很高,所以他能看到微明的天空下,中都城裡蜘蛛網一般的街巷,還有豪宅、破屋各自分割槽成片。不過,這會兒無論豪宅還是破屋,大都被蒙古騎兵或者術虎高琪的部下席捲過了。這會兒猶有一隊隊計程車卒在街上呼嘯而過,留下一時難以熄滅的火苗,或者大片斷壁殘垣。
街巷間,隱約可以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
某間土屋前頭,有士卒叫嚷了幾聲,終於不耐煩了,一腳踹開門扉,從裡面拽出個女人。那女人掙扎哭叫著,卻因為腳踝被抓住了,徒然雙手摳著地面的砂礫泥土,很快被士卒帶走。
又有蒙古騎兵唱著沙啞而雄渾的歌謠,成群結隊地從高樓前方的道路經過。每侗人都牽著好幾匹馬,馬上橫放著碩大的麻袋,麻袋鼓鼓囊囊,有的還在動,不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
“太慢了。”木華黎嘟囔了一句。
他勐地推開一個想要湊近來服侍著衣的半裸女子,大步走下梯階。
自從成吉思汗在草原劃分千戶,頒下扎撒,蒙古騎兵們就講究令行禁止。可昨天半夜裡,他讓兩名千夫長趁著術虎高琪陷在皇宮的時間裡,分配人手收編全城亂軍,結果直到此刻,亂軍還是亂軍,看不出有什麼被收編的跡象。
平日裡木華黎一聲號令下去,扳十個手指頭的時間沒人響應,就要殺人懲治了。這會兒他也惱怒,卻沒考慮殺人。
畢竟這是中都,是大金國的國都!是那個威壓蒙古高原數十載,號稱生民億兆,武力和財力都無窮無盡的大金國的國都!
此時進城的許多蒙古人,其先輩就曾尊奉過女真人的管制,替女真人鞍前馬後打過仗,拿性命換回一點少得可憐的賞賜。現在,整個大金國的國都終於被踏在腳下了,他們稍許放縱一點又如何?難道他們動作慢一點,術虎高琪那廝從皇宮裡胡天胡地出來,還敢和蒙古人爭權?
不不,不是整個國都。此時中都的好幾處城門,都還在守軍的控制下。但木華黎並不很擔心。
晚間兵馬調動不易,木華黎並沒能發動勐烈進攻,才容他們苟延殘喘至今。其中北面有一處城門,好像還困了金國的皇帝在那裡,己方攻打幾次不下,還被誘殺了不少人。那就更有意思了,一會兒就去看看金國的皇帝長什麼樣,也算長了見識。
真正讓木華黎放心不下的,其實在中都城外。
一者,大汗在戰敗以後,就直接率軍北撤。這是必然的選擇,因為非得搶在戰敗訊息傳遍草原之前做些人事上的調動,提前控制一些可能動搖的部落,才能避免以後更大的損失。
但是大汗所部的損失究竟有多少,大汗本人有沒有大礙,那個來傳信的怯薛沒有說清楚,木華黎現在也沒處問去。
二者,戰勝大汗的郭寧所部,現在是什麼情況,木華黎也一點都不瞭解。
他派往霸州三角澱打探的哨騎,連續好幾撥都沒能返回,這應當證明,郭寧所部的重兵仍在霸州,以至於哨騎都失陷了。但木華黎依然不放心。他總覺得,這個打敗了拖雷和按陳駙馬,殺死了哲別的可怕敵人,在一場大勝之後一定會有所作為。
他會做什麼?是趁勝南下,橫掃河北?是鼓勇追擊大汗的敗兵?是聯絡北京路的那些附從軍們,誘使他們叛變?還是來中都?
在中都方向,木華黎已經做了積極的應對。
雖然大部分兵力已經衝進中都,但城外依然警戒森嚴,遠近哨騎不斷。就算做不到兩天前那種水潑不進的遮蔽,至少能立即發現大隊人馬調動。因為木華黎深知定海軍船隊的規模,甚至在盧溝河和潞水沿線,都專門指定了負責監控之人。
首先做到提早偵知定海軍動向,其次就要儘量糾合兵馬,在這中都城裡反客為主,以待強敵。這就是那兩個千戶動作慢了,讓木華黎不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