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向前(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種傳言,很多都是薩滿們可以釋放出去的。成吉思汗本人並不相信。年輕時在斡難河裡拾果子、撅草根的情形,被泰赤烏部的人用鐵鏈鎖住的情形,他可還記得呢。哪有神靈的後代會吃這種苦頭的道理。
但成吉思汗確實從摧毀和殺戮中得到了快樂,甚至樂此不疲,所以他才會在統一草原後保持著不斷對外進攻的姿態,所以他才會堅定不移地走在征服一切的道路上,追逐著前人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偉大目標。
“讓札八兒火者稍微慢一點,先讓側翼的騎兵把定海軍的佇列橫向切開!”他忽然說了一句。
一名怯薛立即飛馳傳令。
上萬人的大規模會戰就是這樣,哪怕敵人已經生路斷絕,但困獸猶鬥最為激烈。主帥需要清楚地把握戰場上微妙的變化,確保己方的兵力排程能打在敵人最致命的空隙和弱點。
換源app】
現在,定海軍狹長的行軍佇列就是最大的弱點。如果札八兒火者行進速度太快,就不是阻礙定海軍的前進,而會反向推動定海軍了。如果把敵軍壓到糜整合團,反而不適合側翼騎兵的切割和亂戰。
成吉思汗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立刻發出了命令。
但傳令的怯薛把成吉思汗的話語複述出來以後,札八兒火者卻連連搖頭:“你去告訴大汗,不是我們動作快,我們沒有動,是定海軍來的很快!你看看他們這模樣,不是衝鋒,是找死啊!”
那怯薛勒馬眺望前頭,不禁失笑:“真是找死,哪有這樣亂來的?”
原來定海軍的前隊已經衝到眼前了。
數量不多,三四百人的樣子,佇列也零散紛亂,但都是披甲的精兵。
顯然郭寧對蒙古騎兵的襲擾非常戒備,所以將他的本部精銳放到了全軍最前,大概是打著形勢不對就強行衝往益津關的主意。但他們萬萬想不到,成吉思汗帶著蒙古軍主力就橫截在前。
於是他們這種小股甲士亂哄哄的前衝,就和找死沒什麼兩樣了。
不用札八兒火者號令,怯薛軍的將士們就開始放箭。箭雨密集而凌厲,對這些甲士的殺傷卻不大。
這些甲士們身上都披著厚重的鎧甲,或許披了兩層,箭失紮在甲胃上既不深入,也不掉落,以至於每個人看起來都像是巨大的刺蝟。他們手裡還舉著大盾擋箭,每五人簇擁成一個鐵疙瘩模樣,快步向前。
鐵疙瘩越來越近。
放箭的蒙古輕騎試圖對準甲士的面龐或者甲胃縫隙放箭,在二三十步的距離上射死射傷了幾個人。但即使如此,那些甲士還在往前。
這麼大膽而又這麼蠢的敵人,真是很久沒有碰到了。蒙古騎兵們有人發出嘲笑,有人罵罵咧咧著,所有人都嫻熟地控制著馬匹,開始收起弓箭,拿出長刀長槍等武器。
蒙古騎兵的佇列素來擺放得開闊異常,所謂“擺如海子樣陣”是也。但既然箭失的力量不足,要收拾這些鐵刺蝟,總得聚集起來揮砍戳刺。他們便按照各自十夫長、百夫長的呼喝往前集中。
這麼多年的仗打下來,怯薛軍的將士們對付甲胃堅固的敵人很有心得。所以他們很快就聚集了兩三千的騎兵圍裹上去,準備同時從四面八方下手,在最短時間內把這些甲士都殺了。免得他們憑小陣彼此支援,導致本方不必要的死傷。
二三十步的距離,蒙古騎兵如龍捲風一般呼嘯而至。
與此同時,鐵刺蝟的頂端,本來平舉著的一面大盾忽然開啟。
鐵刺蝟裡頭,赫然有人身在持盾甲士掩護之下。那是一名又一名只著胸甲,裸著兩條光膀子的彪形大漢。他們雙手舉著酒罈子大小、黑沉沉的物件縱聲大吼,隨即腰膂發力,將之丟擲來。
丟擲的瞬間,那些大漢們立刻俯身,甲士們也勐然往地面一趴,再度用手裡的盾牌把同伴護住。
上百枚物件飛在空中,還冒著火花。
比較機靈些的蒙古騎士想起三天前的戰事,頓時反應過來了。
他們無不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