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瑨張了張嘴。

他正想解釋下,眾人所見的這份軍報傳到,用的便是錄事司的快船快馬,但汪世顯也不細究,轉而嘆氣道:“終究隔著大海,我們一時鬧不清……”

這幾人商議的時候,駱和尚擺出一副百無聊賴神情,在旁聽著。待到汪世顯抱怨,他卻哈哈一笑,起身伸了個懶腰。

他是郭寧的生死至交,在軍中地位非同小可。這一起身,汪世顯連忙問道:“和尚,你笑什麼?”

“簡簡單單一樁事,何必想那麼多?”

移剌楚材問道:“慧鋒大師的意思是?”

“這會兒咱們節帥正在復州,他最清楚遼東的情況,該怎麼應付,也正好由他拿主意,何必我們操心?”駱和尚擺了擺蒲扇也似的大手:“聽郭六郎的,不就得了?”

“咳咳,和尚,節帥縱有什麼決斷,也要傳信回來,咱們才能照辦。快船從復州到蓬來,再轉入掖縣,至少也得……”

汪世顯說到一半,駱和尚瞪起了眼,一揮手,聲如洪鐘地道:“你們覺得,郭六郎是什麼樣人?以他那性子,什麼時候都要搶佔主動,而且能用刀子解決的事,絕不會用嘴!我敢和你們賭兩口羊,任憑遼東局面如何,咱們只管往郭六郎身邊發幾撥兵去,一定不會錯!”

“這……”

駱和尚補了一句:“無論有事沒事,郭六郎手裡有兵,我們才不擔心他吃虧,對麼?”

汪世顯沉吟片刻,一拍大腿:“確是這個道理!”

靖安民哈哈苦笑:“這話可太對了。”

徐瑨翹起了大拇指:“大師,你高明的很!”

四人都去看移剌楚材。

移剌楚材垂首思忖片刻:“大規模的船隊編組整頓,要一點時間。趙決所部數百鐵騎,不妨調出一批,今日就去三山港。我有個得力的綱首喚作梁居實的,正在那裡,輜重也有現成的。三十艘快船,載上三百騎先走。他們兩天後抵達遼東,加上張阡所部和節帥身邊本來隨行之人,就有千人,緩急可用。”

眾人皆點頭。

駱和尚道:“李霆所部兩千人,都是隨時備戰的精兵,何況主將就在遼東,指揮如意。讓他們也去三山港待命,跟著下一撥船隊走。然後,我、老汪和郭仲元所部全都準備起來,再通報韓煊和仇會洛兩個。這一撥的兵力整備,需要五日,到那時候,船隊也該騰挪出來了,節帥但有後繼的軍令,咱們依令行事便可。”

“如此甚好。”

這五人都不拖泥帶水,既然定下了方略,後繼諸事便乾脆利落。

未及半刻,十餘名傳信使者策馬驅騎,飛馳出外。半個時辰後,毗鄰節帥府的軍營大門洞開,鐵蹄轟然鳴響,趙決帶著直屬於郭寧麾下的三百精騎,挾弓帶失,如旋風般卷地出城。

經過數月經營,掖縣城雖不敢說多麼繁榮,但已經頗恢復了幾分生機,居民數量也多。此時城裡的百姓往來街道,正在熙熙攘攘的時候。忽然見到調兵遣將,雖有人面露狐疑,但大多數人竟不惶恐,還沿街觀看騎士們的颯颯英姿,連連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