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等待的時候,成吉思汗有點走神。自從他命令木華黎和失吉忽禿忽去收集定海軍的訊息以來,他聽到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傳聞。

不久前石天應又帶著他的部下求見,就此向成吉思汗稟報了很多。老實說,有些內容,成吉思汗沒有聽懂。

比如牽扯更南方宋國在內的海上商路運作,比如郭寧是怎麼參與到金國皇帝的廢立。

那些東西過於細緻複雜,與草原上剛健乾脆的人心不符。不過,憑著彷彿本能的政治嗅覺,成吉思汗漸漸確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郭寧並非純粹的金國武將,他並非成吉思汗此前所想象的,彷彿西夏之嵬名令公,或者金國抹捻盡忠、獨吉思忠一流人物。

郭寧所控制的定海軍,是在金國國境內,因為種種原因形成的、一個獨立行事的政權。

如果考慮到這個政權在短短數年裡從無到有,一路兇悍痛打攔路之敵的勢頭……成吉思汗左思右想,彷彿只有自己在斡難河邊崛起的經歷差相彷彿。

而成吉思汗從棲身斡難河畔,到掌控相當的實力,成為乞顏部的首領,足足用了十九年。

這還得歸功於成吉思汗本來就是乞顏部首領之子,有著天然的號召力。

而這郭寧,如果木華黎等人打聽的結果不差,他從一個正軍到統領廣大地域的宣撫使用了多久?

兩年?這樣的人,不能僅僅當作戰場上的敵人來看,得把他當作一個小號的鐵木真來看!

石抹不花有一點沒說錯,定海軍的注意力,一定是在中都。成吉思汗哪怕不看眼前船隊和軍隊的行動,也敢這麼斷言。

因為定海軍和金國朝廷的關係,便類似於當年成吉思汗與脫裡汗,乃至金國朝廷的關係。

成吉思汗自己,曾經是金國朝廷任命的

“札兀惕忽裡”,也就是諸乣統領。怎樣利用脫裡汗和金國朝廷的信任,一步步做大,然後最終反噬的諸多手段,他自己比任何人都明白。

郭寧如此急速的崛起,使用的也無非這些手段。所以成吉思汗就能斷定,定海軍在這個階段,一定離不開金國朝廷的支援。

愈是面對強敵,定海軍就愈是需要金國朝廷為他頂在前頭遮風擋雨,而要保證金國朝廷具備遮風擋雨的能力……中都就不能丟。

確定了這一點,己方就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主動。但這樣難得的主動權,只用在一場小小的伏擊?

假作圍攻通州,進而截斷定海軍退路,殲滅他們三千精銳?石抹不花的計謀,未免太小家子氣了。

定海軍在過去兩年裡,給蒙古人造成的死傷早都不止三千了!其中還有哲別!

這是真正的強敵,很可能是未來的大敵,得用最有力的手段,把他扼殺在搖籃裡才行!

成吉思汗回過神來,向身前眾將招了招手:“我有個想法,咱們一起商量!”貞右三年正月末,直沽寨。

自從抵達此地,陳冉每天都起得很早,醒了以後就和親兵們一起去吃早飯。

當日手掌受傷以後,陳冉轉成了文職,在郭寧身邊負責迎來送往。他性格挺和善,脾氣也好,所以與文武群臣們都能處得來。

這會兒回到軍營裡,固然要強調軍威難測的一面,他卻也沒有改掉自己與人親近的習慣,所以每天早上、中午,都會和將士們一同起灶吃飯,順便也和普通士卒們談說些軍營裡的軼事。

這對於一個重新回到行伍不久的軍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他掌握軍隊的必須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