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長刀(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淄州鄒平、長山兩地先受到去年蒙古軍入境屠殺的影響,後來又是定海軍不斷遣人來此收攏丁口、將他們帶往登來三州,所以剩餘的人丁數量大概不到盛時的一成。
郭寧一行人早晨越過商山時,可見曾經繁茂的金嶺鎮已經是一片廢墟,而商山以西的諸多村落,更是十室九空。
此前李全控制此地,總還維持著基本的秩序,有那麼一點人氣在。
但過去幾日裡,郭寧所部的輕騎與河北僕散安貞所部、濱州李全所部的哨騎往來賓士交錯,時不時爆發小規模的廝殺。這便是廝殺造成的影響。
究竟是哪一方下的手,在這種時局,根本沒法判斷。判斷出來了,也沒意義。這種時候,給自家束手束腳,就是要自己的命。此前郭寧派遣精騎掃蕩,便曾親口下令,凡是對抗定海軍的,無論軍民,皆殺無赦。
而金軍的作派,比定海軍要惡劣十倍;李全所部或許好些,但其麾下有些部眾行事兇蠻無忌,那也說不準。
好在,這場驟然發生的戰爭,就快要結束了。
僕散安貞忽然提議談判,頗出乎郭寧的預料,但事後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既然山東的天氣開始寒冷,河北那邊也是一般。
楊安兒既死,紅襖軍的地盤就必然會遭各方分割。但參與分割的各方,又都同時都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以定海軍而論:此番出動大軍,定海軍在後勤補給上頭,額外動用了同等數量的民伕作為支援。這當然會影響秋收。以當前局面來說,也已經開始抽取定海軍的家底,影響了與南朝宋國和中都兩地的貿易。
考慮到戰後對新獲土地、人丁的梳理和安撫,有大量的糧食物資將要流水價用出去,定海軍的家底,其實遠遠稱不上豐厚。
所以郭寧一直在說,要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山東。皆因行動夠快,付出的代價才夠少。
河北金軍方面,也面臨類似的局面。
僕散安貞所負責的河北東西兩路,本就是遭蒙古軍破壞最徹底的一個區域。自從大安三年至今,幾乎年年都有水、旱、兵災,其荒殘程度超乎想象。原本數以百計的城池,如今尚有人煙的,已不足三分之一,原本的萬頃良田,留存的更不到五分之一。
任何人都明白,今年的秋收稍有半點問題,波及整個河北的大規模饑荒便不可避免。
而饑荒之下,僕散安貞費盡心思糾合到景州的軍民,恐怕也難長久維持。
當然,以僕散安貞的身份和地位,大概並不太介意草民的遭遇,他手下那些女真人的高官大將多半也如此。但換另一個角度去想:河北一旦饑荒,對中都的支撐又成了問題。
自從木華黎率部攻陷北京大定府,切斷遼海通道,大金國的中都大興府,便在東、北兩面同時面對蒙古人的威脅。深秋後,蒙古軍必然再來,而這一次,他們甚至不用在透過居庸關、紫荊關之類的天險,只消先期進入大定府,便自然而成鉗形攻勢,直取中都。
蒙古軍的主力若走大定府一線,遼東各方立即自顧不暇。在軍事上,中都能直接仰賴的,只有河北。僕散安貞如果在那時候掉了鏈子,只怕君臣之間就要撕破面皮,不好看了。
在益都府,兩家的刀子都亮過了,見過了血,分過了高下。
兩家依然張牙舞爪以作威嚇,但各自的顧忌,對方也都明白。尤其是僕散安貞,他直接面對著蒙古人的威脅,其顧忌,明擺著比郭寧更多些。
所以,僕散安貞想要儘快結束軍事對峙,就成了必然。無論僕散安貞還有怎樣的圖謀,他扭扭捏捏也好,不甘不願也好,總得給出一個讓郭寧滿意的答覆。
看扼元首發就記住域名:.w.8.2...m。82中文網手機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