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程度的惡戰,紅襖軍頂不住。

這種劇烈的損失,紅襖軍承受不了。

與這種高強度的戰鬥力投入相比,紅襖軍過去一年裡和南京路金軍的廝殺,便如兒戲。或許,只有蒙古軍才能與之相提並論吧。

此時,哪怕是楊妙真最先糾合起的一批精銳,也沒有辦法維持住局面。他們只能跟隨著楊妙真,在城中的街巷急速奔走,向尚未易手的城門後退。

當定海軍湧入城池,整個諸城已宛如一鍋沸水,到處都是戰鬥,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驚惶的人群。甚至有數日前還跟著楊妙真奮勇野戰伏擊的將士,這會兒趴在地上不敢動彈,大概是在等待著投降。

楊妙真自己,也被攻入城中的定海軍盯上了好幾次。

好在場面太混亂。第一批衝進城裡的定海軍騎兵們,大都披著鐵甲,全裝貫帶。身著如此沉重灌備,固然利於儲存自己,但身在亂哄哄的人群裡頭,很難追逐特定的目標。而後來不斷湧入的敵人,則大都盯著都統府、武庫、糧庫等目標。

楊妙真發了狠,手持長槍,一會兒斷後,一會兒作前鋒,就連眼前擋路的紅襖軍潰兵,都被她搠翻了好幾個。一行十餘人,終於搶在登城的定海軍將士繞到南門之前,奪門而出。

站到了城外,回望城門裡頭的暗影和火光,聽著門洞裡時不時傳來的箭矢破空之響,和士卒們憤怒的吼叫聲。還有箭矢從城裡飛出,打在城門洞的磚石之上,將碎屑崩飛,從楊妙真的身邊掠過。

楊妙真長嘆口氣。

更加強烈的風從門洞裡吹來,使她面龐上的汗水和淚水變得冰一樣冷。

巨大的挫敗感和失落感,使她有些脫力地向後踉蹌幾步。然後便有部下扶住她:“四娘子,快上馬!咱們快走!”

戰馬咴咴嘶鳴,也在反覆催促楊妙真。

楊妙真翻身上馬,卻遲疑不肯揮鞭,有些發愣。

楊妙真本身,並沒有政治經驗,更無政治信念可言。她深悉漢兒在女真人治下的苦難,但此刻挺身而出,只是想竭力維持住兄長掙出的基業,不想便宜了女真人。

楊妙真決心為此一直努力下去,只要有一絲機會,都絕不放棄。可惜,在密州這裡的事實告訴她,是時候放棄了。

放棄的是不是太快了點?有點荒唐。

可密州和莒州兩地的紅襖軍勢力,絕對不可能在定海軍如此猛烈的攻勢下儲存。那些正在海州、邳州、滕州、沂州一帶爭奪紅襖軍遺產的人們,比如時青、夏全、霍儀、石圭之流,也不可能堅持得住。

部下們叫著快走,楊妙真都聽見了。

可是,又能走去哪裡?

紅襖軍的將士們,還能承擔幾次失敗?

而在一次次失敗過程中,紅襖軍四娘子的名頭,又還能唬住誰呢?終究整支義軍已經散了,剩下的人,只是勉強捏合著罷了。

或許,該往泰山裡頭去,投靠劉二祖?劉二祖的女兒劉小姐,倒是和我有些閨中情誼。還有那個彭義斌,也確實是好漢。

可泰山裡頭太苦了,養不了多少兵。那種吃糠咽菜的日子,我自己都不喜歡,遑論麾下的將士們了。

那麼,只有繼續往南,試著去……

同伴們在馬股猛抽了一鞭,驚得馬匹撒開四蹄,狂奔入夜色之中。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