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段(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片刻後,郭寧問道:“你說,這是誰派的?目的又何在?”
“先看其目的,明顯是在挑撥我們和紅襖軍的和緩關係。楊安兒一死,紅襖軍的餘部無不倉惶,我們又終究是朝廷兵馬,一旦出動,難道還真能打著友盟救援的旗號?偏偏楊安兒又死了,沒法解釋,也沒處解釋去,於是難免會有敵對紛亂,要見血廝殺。到那時,必定會有利於他人渾水摸魚。”
徐瑨微蹙眉頭,繼續盤算:“派出死間之人,對咱們定海軍和紅襖軍的情況很熟悉,所以那死間張口便是求援,還隨身帶了紅襖軍的專用符信,一時間竟把我們都騙過了。另外,既然能遣死間行事,那人必然身居高位,有絕大的權柄,否則絕難使人甘心效死。”
“這樣說來,可疑的無非兩家。”
徐瑨應聲道:“或者是遂王,或者是僕散安貞。”
“他們在各自的地盤站穩了腳跟,就開始謀算我這個老朋友啦!”
郭寧嘿嘿冷笑:“我在遼東時,拿著蒲鮮萬奴作馬前卒子。這會兒,卻有人想拿我定海軍做馬前卒。這是要看著我和紅襖軍徹底鬧翻,要消耗我定海軍的力量,看我的好戲呢。”
“那麼,節帥,咱們需要緩一緩麼?”
徐瑨小心問道:“這時候,我們拿出幾分耐性來,或許便可以應勢而動,不至於落入他們算計。”
郭寧知道,徐瑨的意思,是暫且不必動兵,而靠著兩方的隱約交情,先用軟的一手示以懷柔,慢慢收攏紅襖軍的力量。甚至郭寧和紅襖軍中某些人的私人交情,也不妨拿出來用一用。
他繼續踱步,又走了兩圈才站定腳跟。
過了會兒,他沉聲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郭寧在山東的時日尚短,治理登萊三州的大片領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此前將士們急於開疆闢土,他卻反覆叮囑,不能急躁。
但實際上,郭寧哪會真的不急?
他急著穩定登萊三州,急著擴張發展,因為時不我待。
蒙古人一次次南下,一次次從金國的身上汲取鮮血和養分,只會變得愈來愈強大。面對這樣的敵人。一次兩次小小的勝利,哪會給郭寧帶來信心呢?在他心底裡,總覺得要更強,要儘快變得更強,要以遠遠勝過蒙古人的速度,變得更強。
既然一開始就決定了,要扼住蒙古人的咽喉,與強敵對抗到底,郭寧就要不斷向前。而且,他不是一個人向前,駱和尚、移剌楚材、靖安民等等無數的人,都跟隨著他,也挾裹著他,從他的前進腳步中得到和分享利益。
徐瑨的想法沒有錯。己方這次動員,恐怕確實被人算計了;最好的應對辦法,本該是穩住場面再看。
可已經動員起來的定海軍,那麼多的文武,那麼多渴望土地和軍功的將士怎麼能等?已經被激發出來的軍心怎麼能等?
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郭寧用兵,從來都重視這一鼓作氣,將士們也習慣了一鼓作氣。此時已然鼓聲隆隆,又哪裡還能偃旗息鼓,指望二鼓三鼓呢?
無非是紅襖軍罷了,無非是躲在後頭,企圖渾水摸魚的角色罷了,大軍既然發動,有人膽敢攔路,一腳踏平便是。
“計劃不變。”郭寧挺直了腰桿,按住刀柄:“明日一早發兵,兵分兩路,互為正奇之勢,西取濰州、益都,南取密州、莒州,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力,橫掃山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