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遼東那邊,兩個州的地盤剛到手,還需要消化吸收,需要從山東調駐重兵,已保安定;與東北各路軍閥的聯絡,也剛開始,產生的利益還沒見到,要投入的資源卻不少。
某種角度來看,郭寧在山東能發動的力量,在這一兩個月裡,其實是有所削弱的。
偏偏楊安兒在這時候死了。
他這一死,紅襖軍必然大亂,南京路那邊的遂王,河北那邊新任宣撫使的僕散安貞,都會立即全力以赴向山東伸手。
那些分崩離析而彼此廝殺內鬥的紅襖軍首領們,能抵擋得住?
遂王完顏守緒、河北宣撫使僕散安貞兩人,郭寧並不熟悉。但徒單鎰在世的時候何等重視遂王,郭寧是知道的。徒單鎰把僕散安貞當作重要的盟友,郭寧也是知道的。
徒單鎰的眼光不會有問題,這兩人也必定有手段有才能。
或許就在這一個月,兩個月裡,這兩方的力量就會深入山東。而原本被郭寧視為囊中之物的紅襖軍,很可能被這兩家分割吞食!
紅襖軍一旦潰滅,朝廷的力量逼到定海軍的眼皮底下,那將會是遠比紅襖軍要危險的嚴重威脅。
當然,出自中都朝廷的僕散安貞和控制河南的遂王,並非一路。這兩家的力量若在山東接觸,彼此必生牴牾,定海軍在兩者之間周旋進退,未嘗不能開闢一個新的局面。
但定海軍本身也已經是囊括五州的龐然大物了,想要伏低做小,哪有那麼容易?某位近侍局奉御的屍體,還飄在海里呢!
若伏低做小不成,金軍已經白刃加頸,到那時候又該如何應付?
郭寧在戰術上素來猛烈,而在戰略上受了那場大夢的影響,喜歡穩紮穩打,按部就班。可是,按部就班不代表坐視局勢變化,此消彼長。
按照駱和尚的意思,光是諸軍警戒?那肯定不夠,嚇不倒人的。
說到底,山東地界,郭寧早就看中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別人插手。
誰敢伸手,就剁誰的手!
郭寧嘆了口氣,轉身向眾人道:“舒心的日子才過了幾天,又要忙起來啦!有道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咱們雖然力求穩健,事到臨頭,卻非得迎難而上才行。諸位,還請莫辭辛勞,幫我一把。”
一眾文武俱都躬身:“請節帥吩咐。”
“往中都、遼東兩地的糧秣生意,先停一停。所有的糧食,我都要用。政務司全力排程糧草輜重。”
“是。”
“韓煊等部的安排不變。但直屬定海軍節度使府的五軍,立即整軍預備,隨時準備出動。前述在蔭戶中籤軍五千的安排,提前到十天之內完成。”
“遵命。”
“登萊三州的都使司下屬,應該有九千人左右的後備兵源,調五千人馬出來,補充五軍。同時允准在地方籤軍五千,以補缺額。”
“是!”
“另外,請那位梁詢誼先生來。他是正經的太常博士出身,文才定是好的,讓他給我寫一份像樣的檄文來。嗯,檄文上就說,我這個山東宣撫使,要起兵討伐紅襖軍了。”
幾名文官頓時知道,節帥把刀子捏在手裡,準備見血,卻還不打算撕破臉面大幹。
那個山東宣撫使的幌子,要被拿出來用了。
移剌楚材恭聲應道:“明白了,我去請梁先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