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巡查礦冶,所見各處發展,都很順利。

郭寧給礦工們的待遇,等同於軍中的匠戶,同時也按照軍隊的模式加以管理,唯獨沒有田地賜予。大抵來說,日常飲食上頭和普通的傔從差不多,若有特殊技藝的,待遇更好。

上個月裡,有個礦工因為主導發現了新礦脈的功勞,被直接拔擢成了吏員,賞賜了一百貫錢和曲臺城裡的一個小宅院。故而這陣子礦工們的熱情也都高漲。

隨著幾條新礦脈的開發,大量的礦石被產出,製成鐵料後運往工坊,很快又在工坊被鍛打成農具和武器。按照礦工們的估算,今年萊州一地的鐵器產出,大概抵得上萊蕪監極盛時四到五個鐵冶的產量,也就是二十到二十五萬斤左右。

登州那邊,還有幾個小的礦區,產量也有兩三萬斤,這樣一來,一年之內,百姓們便可以逐漸用上鐵製的農具,糧食的產量會提升;而將士的披甲率也會提高,這在激烈的戰場上,就等若多一條命。

說不定到了後年,己方就可以向外界出口鐵器了,鹽、鐵兩項,都也將成為定海軍的一大財源。

因為這緣故,大家的心情都很愉快。

聽到郭寧開一句玩笑,頓時便有個少年傔從湊趣,低聲對左右道:“我不信!真有比節帥寫得還難看的字?是用腳趾抓著筆桿寫嗎?”

郭寧成婚以後,在呂函的督促下讀書習文,著實下了苦功夫的,聞聽立刻大怒:“你這小子,是在貶低我吧?拖出去,打他!”

另幾名傔從嘻嘻哈哈地響應,把那少年拖到遠處。那少年嗷嗷地求著饒,然後被同伴們壓倒在地,似真似假地打了幾下。

郭寧拿著信件,找了個樹墩坐下來。

信件的內容不長,前頭問候了耿格幾句。

後頭是說,此番從宋國海商那裡多得些甲冑武器,稍稍充實戰力,甚是幸運。這些物資齊備之後,他將上書請戰,去往濟州、徐州一帶。此去定當痛擊女真人的軍隊,必不給完顏合達可乘之機。

郭寧慢慢地再看了兩遍,喃喃地道:“這是讓我們安心,承諾絕不用萊州的軍械物資與萊州為敵麼?”

耿格點頭:“他說,拿了武器,就往濟州、徐州,顯然是寫給我們看的,他需要我們在物資上支援,也清楚楊安兒所部的大敵是誰,更清楚我們希望楊安兒發揮什麼作用……節帥,國咬兒能想明白這些,心裡一定盤算了很久。”

“可見他對楊安兒,確有幾分忠心。楊安兒麾下似這樣的人,恐怕越來越少了。”

“……是。”

對楊安兒所部的具體情況,耿格早就和郭寧談論過許多次了。正因為他曾是楊安兒的盟友,一旦跳出了這個身份,反而看得更明白。

應了聲是以後,他忍不住嘆氣:“楊元帥是赫赫有名的大反賊沒錯,卻不是史書上那種揭竿而起,一往無前的首領人物……他太精明強幹了,所以思慮太多,但所思所慮,落到實處,又未必都如他的預料。”

楊安兒最初起兵,是乘著大金與南朝宋國廝殺的當口,而兩國交戰一旦結束,他為了儲存自家的核心部眾,立即接收招安。而其留在山東的盟友和其它部屬,則或者投降,或者繼續造反,經歷了長達數年的坎坷過程。

在這個數年裡,曾經的起義領袖們走在完全不同的道路上。人人都要為自家盤算,人人都會面臨利弊選擇乃至彼此兼併對抗,於是人心也就變得越來越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