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兒頷首:“我們這些人,都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這麼多年來始終沒有被朝廷拿下,靠的就是我們彼此信賴,守望相助,雖散居千里,星羅棋佈,卻萬眾一心!尤其是此刻,李鐵槍已經動手了,大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非得齊心協力才行!”

“是。”劉二祖點了點頭。

楊安兒向前俯身:“所以,我們的事,還得我們自己來辦。山東漢兒的性命前途,不能指望他人!”

劉二祖面如枯木,看不出什麼表情:“你我相識十多年了,我信得過你。”

“那麼就起兵!”楊安兒抬高嗓門:“探馬報說,李鐵槍正在進攻臨朐。我估計,以他的兵力,十日之內,便能拿下穆陵關。十天時間,你我兩家合兵一處,邊行軍,邊整頓,足夠匯成一支可戰之師。我們先拿下益都,再取濟南!”

他挺直身體,厲聲道:“蒙古軍南下襲擊,通常都是秋來春去。也就是說,直到明年初夏之前,河北水陸交通全都是中斷的。金國的朝廷中樞,無法指揮河北、中原乃至山東,而金國的精兵猛將,也只能聚在中都,無以南下。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也就是說,有四個月的時間。”

“四個月的時間,橫掃山東,割據一方,建帝王之業!嘿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四個月以後呢?”

“我們據全齊之地,擁百萬軍民,又有四個月的時間梳理軍政,激勵人心,還不夠麼?到那時候,金軍若來,我們正好破之,繼而策馬揚鞭,澄清宇內,一掃腥羶!”

楊安兒沉聲道:“怎麼樣?李全已經動手了,你不想試試嗎?”

劉二祖把熱茶喝了,咬了咬牙。

楊安兒瞪著他。

“我這裡,缺少有經驗的將校、軍官,楊元帥要給我派一批人來,數量以三五百人為佳,他們入山以後,我會提供兵員填充入來。沿途的糧秣,都由我來支應,但兵器甲仗,你要趕緊替我補充一些。”

“可以!”

“李全只要拿下穆陵關,我們就有了北去的通道,北面的戰事,自然都由楊元帥指揮。我依舊坐守泰安州,由彭義斌、夏全、石圭等部,隨你北取益都。霍儀和時青兩人,我會安排他佯攻東平府,以為形援,如何?”

“好!”

“既如此,其餘軍務,都聽楊元帥的。”劉二祖微微躬身。

楊安兒按著劍柄,同樣躬身為禮:“劉元帥早些休息,明日,我們兩家正式合議。”

劉二祖在僕役的帶領下離了小院,旁邊照壁後轉出來了楊安兒的謀主李思溫。

李思溫搶前兩步,跪拜道賀:“大事定了,有劉二祖為臂助,山東兩路必入元帥之手。”

楊安兒輕笑兩聲:“還早著呢。”

“只是……”

“什麼?”

李思溫壓低嗓音:“元帥,李鐵槍因為給蒙古借道之事,顯然引得那郭寧深恨。今日元帥沒有正面答他,遲早這事還會被提起……遲早是個麻煩!畢竟李鐵槍之所以這麼做……”

“李鐵槍終究是我們自己人!有什麼麻煩,我擔不下麼?”楊安兒斥了一句。

“元帥說得是。”

楊安兒拍了拍李思溫的肩膀:“真到了特定的局面,咱們再議特定的辦法。總之,不急,但務必要妥當。”

7017k